时间: 2025-05-15 13: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3:57:44
熙州慢(赠述古·般涉调)
作者:张先 〔宋代〕
武林乡,占第一湖山,咏画争巧。
鹫石飞来,倚翠楼烟霭,清猿啼晓。
况值禁垣师帅,惠政流入欢谣。
朝暮万景,寒潮弄月,乱峰回照。
天使寻春不早。并行乐,免有花愁花笑。
持酒更听,红儿肉声长调。
潇湘故人未归,但目送游云孤鸟。
际天杪。离情尽寄芳草。
在武林这个地方,群山环绕,景色如画。
鹫石飞来,依偎在翠绿的楼阁上,烟雾缭绕,清晨的猿声啼叫。
恰逢禁地的将领施行惠政,歌声流传四方,令人欢愉。
朝夕之间,万千景色,寒潮与月光交相辉映,山峰错落有致。
天使来寻春天却不早,大家一同享乐,免去花的忧愁与欢笑。
举杯再听,红儿歌声悠长。
潇湘的老朋友尚未归来,我只能目送那孤独的游云与孤鸟。
在天边,我的离愁尽寄于芳草之中。
作者介绍:
张先,字惟忠,号湘山,宋代词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词风著称,是“婉约派”代表之一。他的词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情冷暖,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张先的晚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背景中,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变化使得他在享乐与思念之间感到矛盾与无奈。
《熙州慢》是张先在宋代所作的一首词,展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全词以武林的湖山为背景,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伴随猿声和烟雾,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然而,诗中又隐含着对故人的思念与离愁,使得整体情感更为复杂。
词的开头便以“占第一湖山”引入,表现出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热爱。接着,通过“鹫石飞来,倚翠楼烟霭,清猿啼晓”这一细节,描绘出山水的灵动与生命的气息。随着情景的展开,词人提到“禁垣师帅,惠政流入欢谣”,展现了社会背景的积极变化与人们的欢愉。
然而,随着词句的深入,“潇湘故人未归”的情感便悄然显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通过“目送游云孤鸟”这一意象,进一步深化了离愁的主题,最终以“离情尽寄芳草”作结,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词在美景与情感的交融中,展示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抒发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欢乐时光的珍惜,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武林乡”指的是哪个地方?
“清猿啼晓”中的“清猿”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