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3:32
北临玄菟郡,南戍朱鸢城。
共此无期别,俱知万里情。
昔尝游令尹,今时事客卿。
不特贫谢富,安知死羡生。
怀秋独悲此,平生何谓平。
北边是玄菟郡,南边是在守卫朱鸢城。
我们都面临无期的离别,彼此都懂得那种万里之外的情感。
曾经我游览过令尹的地方,如今却沦为客卿。
不仅仅是因为贫穷而妒忌富贵,又怎能知道死去的人羡慕活着的人呢?
在这个秋天,我独自感到悲伤,这一生又该如何定义“平”呢?
作者介绍:庾信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文赋等,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庾信的诗风典雅、抒情,常用典故,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庾信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失意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离别、孤独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离散情感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描绘了北方和南方的地理位置,通过对地点的描写,引入离别的主题。接下来的“共此无期别,俱知万里情”,则强调了心灵相通的情感,无论身处何地,真挚的情感总能跨越千里。
“昔尝游令尹,今时事客卿”一句,折射出作者地位的变迁与生活的无奈,曾经的荣耀与如今的卑微形成鲜明对比。随后的“不特贫谢富,安知死羡生”更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揭示了财富与地位的相对性,提醒人们死去与活着之间的羡慕与嫉妒。
最后两句“怀秋独悲此,平生何谓平”,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困惑与思索。在秋天这个象征着凋零与思念的季节,作者独自陷入了悲伤之中,反映出对“平生”的深刻质疑,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在对人生哲学的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离别和生命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揭示了财富与地位的相对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玄菟郡”位于今哪个省?
“昔尝游令尹”中的“令尹”指的是什么?
诗中“安知死羡生”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庾信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故乡和亲情的直接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及表达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主题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