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1:06
白马向清波,乘冰始渡河。
置兵须近水,移营喜灶多。
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
的颅于此去,虞兮奈若何。
空营卫青冢,徒听田横歌。
一匹白马在清澈的波浪上奔跑,刚刚开始在冰面上渡河。
部署军队需要靠近水源,迁移营地则高兴于灶火多。
在长坂山头,初次展开翅膀,鸿沟的战斗因此而倒戈。
这个头颅就要离去,虞兮,你该如何面对呢?
空荡荡的营地里只有卫青的冢,徒然听着田横的歌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庾信,字仲翔,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雄浑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擅长于描绘战争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庾信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这首《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八》通过描绘白马、清波、冰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战斗前的紧张氛围。诗中“白马向清波”代表着一种迅速而果敢的行动,象征着战士在面对敌人时的勇气和决心。而“乘冰始渡河”则暗示着战斗的艰难与危险,冰面虽薄,但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后面的“置兵须近水,移营喜灶多”则反映了战争中的策略与智慧,强调了地理条件对战斗的影响,显示出诗人对军事部署的深刻理解。“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则暗示了战争的转折点,表现出战局瞬息万变的无常。
最后两句“的颅于此去,虞兮奈若何”流露出对将士英勇牺牲的哀悼和对历史命运的无奈。诗人在此不仅仅是在诉说战争的悲壮,更是在反思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
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士的豪情与历史的悲剧感,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反思历史的残酷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的怀念,展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马向清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和平安宁
b) 战斗的勇气
c) 悲伤哀悼
诗中提到的“长坂”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战斗的地点
c) 一条河
“的颅于此去”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战斗的胜利
b) 战士的牺牲
c) 生活的安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