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3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35:24
鹧鸪天 暮春
作者: 费墨娟 〔清代〕
一片伤心对落红,可怜春尽雨声中。
帘前飘忽常憎燕,檐下盘旋最恼蜂。
休怨雨,莫愁风,繁华大抵易成空。
无端触目消魂处,飞絮飞花满院东。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与伤感。诗中提到满地的落花,令人心痛,春天在雨声中结束。窗前常常看到燕子飞舞,令人厌烦;屋檐下嗡嗡作响的蜜蜂更让人恼怒。不要怨恨雨水,也不要为风感到忧愁,因为繁华的事物本来就是容易消逝的。无意中看到的场景让人心神不宁,满院的飞絮和落花在东风中随意飘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飞絮飞花”常用于描绘春天的景象,代表着春天的美丽和短暂。燕子和蜜蜂是春天常见的生物,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在诗中却因春日将逝而引发诗人的烦恼。
作者介绍
费墨娟,清代女诗人,生活在文人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她的诗作品多以女性的视角出发,细腻而深刻,常常展现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春天即将结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个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这首《鹧鸪天 暮春》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诗人在开头便以“伤心对落红”引入主题,落红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具象化,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随着诗句的深入,窗前的燕子和檐下的蜜蜂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充满了对繁华易逝的感慨。
“休怨雨,莫愁风”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豁达态度,尽管自然界的变化令人不安,但生活中的繁华本就难以常驻。最后两句“无端触目消魂处,飞絮飞花满院东”,则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情感推向高潮,飞花与飞絮的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末景象,令人感叹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逝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对自然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与燕子相关的情感是什么?
A. 喜爱
B. 厌烦
C. 惊讶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春天的逝去
C. 夏天的来临
“飞絮飞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繁华
B. 春天的消逝
C. 生命的活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