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时间: 2025-05-13 07:37:31

诗句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

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

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

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

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

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

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泣对湘潭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7:37:31

原文展示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
清宵歌一曲,白首对汀洲。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
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
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
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
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
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泣对湘潭竹。

白话文翻译

在水乡的秋天,叶子开始变黄,洞庭湖的霜降临在夜晚。乘船行驶时听见商人的叫卖声,晚上停泊在枫树林下。此地送别你,恍若梦中分离。未来的日子还有多少,我知道前方道路多么崎岖。巫峡与湘浦相通,遥远的地方隔着云雨。天晴时能见到海上的帆影,月落时听到渡口的鼓声。人到老时常多愁善感,江水深处难以急流而动。清冷的夜晚唱一曲歌,与白发之人对岸相望。与你在桂阳道别,希望你在岳阳耐心等待。后来的事情难以预料,前方的日子空荡荡。树木凋落,雁声哀鸣,洞庭湖的波浪高涨。远山像云朵覆盖,边际上的树木如毫发。早晨出发能走多远,傍晚又起了风。如何两地愁苦,皆在这一只孤舟里。昨夜月光明亮,长江寒冷而清澈。菊花快要凋谢,荠菜却又生长。下江的帆船行驶迅速,五两船遥相追逐。想问那去的人,知晓何处可以栖息。空留猿啼声,泪对湘潭竹。

注释

  • 水国:指水乡,描绘秋天的景象。
  • 商估:商贩,叫卖声。
  • 汀洲:水边的沙洲,指代诗人与友人相望之地。
  • 巫峡:指巫山的峡谷,连接湘江与洞庭湖。
  • 湘潭竹:湘潭是地名,竹子象征着清冷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创作于唐代,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愁苦和对未来的茫然,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的水乡景色,和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愁绪。诗的开头通过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水国的叶子变黄,洞庭的霜降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在行舟途中,耳边传来商贩的叫卖声,仿佛喧嚣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着诗句的发展,愁绪愈加浓厚。诗人感慨前路多山,暗示未来的艰难与不确定。巫峡与湘浦的遥远隔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距离。天晴时见到的海樯,月落时闻到的津鼓,都是生活中细腻的观察,也是对人生旅途的反思。

后半部分,诗人将更多的情感倾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老去带来的忧愁与无奈。清宵歌一曲,似乎在为逝去的青春和别离的痛苦进行抚慰。诗的结尾,借助猿啼与竹影,传达出孤独与愁苦的情感,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国叶黄时:描绘秋天,水乡的叶子开始变黄,暗示季节的变迁。
  • 洞庭霜落夜:洞庭湖夜晚降霜,营造出寒冷的氛围。
  • 行舟闻商估:乘船行驶,听见商贩的叫卖,反映出生活的忙碌。
  • 宿在枫林下:在枫树林下过夜,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此地送君还:在此地为友人送行,表现出离别的情感。
  • 茫茫似梦间:离别的场景如梦境般模糊,增强了惆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山云似盖”,将远山比作云盖,形象生动。
  • 对仗:如“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拟人:如“菊花开欲尽”,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离别的愁苦和对未来的迷茫,表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通过自然的描绘,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国: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情感的寄托。
  • 秋叶: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孤舟:象征着人的孤独与漂泊。
  • 猿啼:表达了内心的忧伤与呐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国”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在哪个地点送别友人?

    • A. 洞庭湖
    • B. 桂阳
    • C. 岳阳
    • D. 湘潭
  3. 诗中提到的猿啼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忧伤
    • C. 热闹
    • D. 宁静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送友人》——李白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现离别之情,但更为豪放,情感直接。
  • 杜甫《春望》:虽主题不同,但同样渗透着对国家和个体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惜分飞 秋日送谷诒二弟出游 惜分飞 送别闺友 惜分飞 落花 惜分飞 惜分飞 和陈霞栖韵 惜分飞 送别 惜分飞 惜分飞 惜分飞 惜分飞 时寓苏台别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炅炅 赍粮藉寇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推开头的成语 曰字旁的字 徽徽 再生之德 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夜的成语 优柔餍饫 秉节 爪字旁的字 掠阵 嫣红姹紫 金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配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