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1:10
赠衡岳隐禅师
作者: 李端 〔唐代〕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
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我曾经住在衡州的寺庙,偶然随缘北上。
夜晚在山中修禅,雪花纷纷落下,
早晨我在竹门前汲水,门开得很早。
半部偈语的讲解已经结束,众生的意念尚未回归。
我只想与砍柴的人一起,手持锡杖上天台山。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佛教哲理的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写于作者北上途中,可能是为了探访衡岳隐禅师,表达对禅宗的向往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赠衡岳隐禅师》是一首富有禅意的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诗人提到自己曾住在衡州寺,转而随缘而行,流露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他在夜间修禅时,雪花纷纷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反映出禅宗的清净与内心的宁静。而在清晨汲水的场景中,竹门的开启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暗示着生活的延续与希望。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一句,揭示了禅宗的教义并不能完全让众生顿悟,留给人们深思的空间,展现出一种对人世间的关怀与理解。最后,诗人表示愿意与樵者同行,手持锡杖上天台,体现了他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诗人似乎在传达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归依,给人以心灵上的启迪。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表示作者曾在衡州寺居住,因缘而北上,展现出一种随和的态度。
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夜间在雪中修禅,早晨在竹门前汲水,描绘出一种宁静自然的生活情景。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
禅宗教义的讲解已结束,但众生的觉悟尚未到来,表达了对众生苦难的关切。
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作者愿意与樵夫同行,象征着对平凡生活的向往,最终到达天台,寻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表达了对禅宗的理解,倡导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念。
诗人曾在什么地方居住过?
a) 衡州寺
b) 天台山
c) 北方城市
d) 昆明
诗中提到的“半偈”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佛教的教义
c) 一种乐器
d) 一种修行方式
诗人希望与谁同行?
a) 僧侣
b) 樵者
c) 朋友
d)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