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6:11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本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
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我本与戴征君在竹林中同师学习,
但因偶尔被名利所牵引,久而久之忘却了讨论真正的道理。
昨日收到了山中的信件,寄来的书信中责备了我。
李端,唐代诗人,字季长,号青山,生活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作成于李端旅途中,他在岐山游历时,感受到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追求名利而忽视真正理想的反思。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内心追求的自省。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自身追求的反思。诗的开头提到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营造出一种清幽的学习环境,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名利之事的牵引使得他们的初心逐渐淡忘。诗人用“久废论真果”表达了对真理和哲学讨论的冷淡,反映出对自我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迷失。最后一句“寄书来责我”则是对友人的回应,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愧疚和对友谊的珍重。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也引发了对人生理想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生的追求,提醒人们在追逐名利的同时,不应忘却内心对真理和友谊的追求。
李端与哪位朋友同师学习?
诗中提到的“真果”指的是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而久废讨论?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端的诗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两者都体现出唐诗的哲理深邃和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