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3:34
作者: 李端 〔唐代〕
鹤裘筇竹杖,语笑过林中。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
在月明的夜晚,我穿着鹤毛的披风,手持竹杖,和你在树林中谈笑。
正是在这个明亮的夜晚,我在陶渊明的家中见到了远公(陶渊明)。
我自觉身为山中隐士,不愿与汉朝的官员同流合污。
作者介绍: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文人隐士追求自然、反对世俗的潮流,诗人通过与陶渊明的相遇,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拒绝。
李端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月光下的幽静夜晚,展现了诗人对隐官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他身处幽林,与友人畅谈的愉悦场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月明的夜晚,给人以宁静与思考的空间,而陶渊明的出现则引发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忆与向往。接下来的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屑与拒绝,强调了他宁愿做一个自由的山中隐士,也不愿与官员同流合污。整首诗在清丽的意象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人生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拒绝,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由与高洁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远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人穿着何种衣物?
诗中“自嫌山客务”意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