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29
双屐参差锡杖斜,
衲衣交膝对天花。
瞻容悟问修持劫,
似指前溪无数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他脚踏着不整齐的木屐,手持斜靠的锡杖,穿着交膝的衲衣,仰望着天花。诗中提到他注视着面前的人,询问他们对修行的理解,似乎是在指向前方溪水中的无数沙粒,象征着无尽的修行之路和智慧。
卢纶,字景仁,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5年,卒年不详。卢纶出身平民,早年丧父,生活艰辛。他的诗风多样,既有咏物抒情,又有政治讽喻,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时期,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交织,禅宗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诗人可能在一次游历中,见到了嘉祥殿内的壁画和禅师的形象,因而感悟颇深,写下此诗。
卢纶的《题嘉祥殿南溪印禅师壁画影堂》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形象与哲思。诗中通过双屐、锡杖、衲衣等意象,传达出一种简朴而深邃的修行生活。诗句中的“瞻容悟问修持劫”,不仅反映了禅师对修行者的关切,也让人感受到修行的艰难与执着。
诗的最后一句“似指前溪无数沙”,用沙粒象征修行的无尽与微小,暗示着在浩瀚的修行道路上,每一步都是重要的。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体现了禅宗的智慧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禅宗精神的核心——修行的艰难与智慧的追求,强调了每一步修行的重要性,激励人们在修行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行。
诗中“瞻容悟问修持劫”的意思是:
A. 注视着人们,询问他们的修行经历
B. 指出修行的困难
C. 讲述自己的修行过程
D. 以上皆是
“前溪无数沙”中的“沙”象征:
A. 财富
B. 修行的复杂性
C. 时间的流逝
D. 生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