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11
贺新凉 其一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
—— 杨杏佛
一勺分湖水。问年年扁舟选胜,俊游能几。
乱世不容刘琨隐,满眼湖山杀气。
更谁辨渔樵滋味。莫便声声亡国恨,运金戈返日男儿事。
风与月,日丢起。征尘黯黯中原里。
四千年文明古国,兴亡如此。
燕子东飞江潮哑,儿女新亭堕泪。
何处是扶危奇士。不畏侏儒能席卷,怕匹夫不解为奴耻。
肩此责,吾与子。
这一勺湖水,年年都有人乘扁舟来游玩,能有多少俊秀的人呢?
在乱世中,刘琨这样的隐士难以安身,眼前的湖山满是杀气。
又有谁能分辨渔夫与樵夫的滋味?不要让亡国的恨意在耳边声声回响,
运起金戈重返日月,男儿的事业应如此。
风和月,日头都已沉落。征尘在中原大地上昏暗。
四千年的文明古国,竟是如此的兴衰变迁。
燕子东飞,江潮无声,儿女在新亭中泪水满面。
哪里能找到那些扶危的奇士呢?不怕侏儒的狂妄,
唯恐普通人不知为奴的耻辱。
肩负着这个责任,我与你同在。
作者介绍:杨杏佛(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多样,常融合古典与现代元素。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隐士生活的感慨,意在引发读者的思考。
这首《贺新凉 其一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历史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开篇“一勺分湖水”以细腻的笔触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孤独的氛围,仿佛在询问:“在这浩瀚的湖水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历史的回望,提到刘琨的隐居,显示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无奈与哀伤。
诗中反复出现的“杀气”与“亡国恨”不仅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现实的警醒。在描述中原的黯淡与繁华的对比时,诗人通过“风与月”“日丢起”的意象,将时光流逝的无情与历史的沉重感合为一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结尾处对“奇士”的呼唤,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渴望与追求,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与期待。全诗在忧虑中夹杂着对理想的追寻,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极具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沉思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渴望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充满了激昂向上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兴亡如此”是指_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金戈”主要指代的是和平的象征。(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