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少微上人游蜀》

时间: 2025-04-26 04:31:53

诗句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

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

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

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53

送少微上人游蜀

原文展示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
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
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
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白话文翻译

诗人描绘了少微上人准备去蜀地游历的情景。瓶子与钵盂环绕在禅衣旁,宵夜之间就宿在了翠微山。树木在远方的巴水旁开花,山明亮的清晨,蜀地的星星稀疏。诗人了解了许多中朝的贵族,也熟悉了外面的学问。何时才能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他的道侣,让他知道归去的愿望呢?

注释

  • 瓶钵:指僧侣的用具,象征着修行生活。
  • 翠微:翠绿的山,指代蜀地的美丽景色。
  • 巴水:巴江,流经蜀地,是四川的主要河流之一。
  • 中朝:指唐朝中期的贵族。
  • 道侣:修道的伴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733年-799年),字景明,唐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曾任唐朝官员,精通诗词,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山水、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卢纶为友人送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游历的祝福及对修道生活的向往。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这样的作品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送少微上人游蜀》是一首极具禅意的送别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与祝福。开篇提到的“瓶钵”与“禅衣”,不仅勾勒出少微上人的修道形象,也暗示了他将要踏上的修行之路。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时,运用了“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的意象,展现了蜀地的辽阔与静谧,给人以心灵的宁静。此外,诗中提到的“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世俗的看透。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希望将自己所知传授给道侣的愿望,流露出对友人未来的期盼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瓶钵绕禅衣:描绘少微上人身边的修行器具,营造出修道者的生活氛围。
  • 连宵宿翠微:表达了夜晚在翠微山下的宁静宿泊,暗示着对自然的依恋。
  • 树开巴水远:展现了蜀地的远景,树木在水边绽放,象征生机和希望。
  • 山晓蜀星稀:清晨的山中星星稀少,暗示着蜀地的清新与宁静。
  • 识遍中朝贵:表现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理解,显示出其广博的见识。
  • 多谙外学非:指诗人对外学的熟悉,体现出他对不同知识的开放态度。
  • 何当一传付:表达了希望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道侣的愿望。
  • 道侣愿知归:流露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与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瓶钵”“禅衣”等比喻修道者的生活。
  • 对仗:如“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人的旅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宁静修道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与传承的愿望。

意象分析

  • 瓶钵:象征修行,代表简朴的生活方式。
  • 翠微: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是修行的理想之地。
  • 巴水:象征蜀地的广阔与生机。
  • 蜀星:象征蜀地的宁静与广袤的夜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瓶钵绕禅衣”中的“瓶钵”指代什么? A. 修行器具
    B. 食物
    C. 书籍
    答案:A

  2. 诗中的“翠微”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山
    B. 水
    C. 城市
    答案:A

  3.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反战
    B. 送别与祝福
    C. 爱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之作,突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旅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卢纶的作品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送刘逸人还山 送郑浮丘被诏重赴京师 野望 金陵送人落第归江南 投诗 挽词(二首) 挽方山阐维那(二首) 挽方山阐维那(二首) 题梨花班鸠图 月下闻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起死回骸 诲人不惓 火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金字旁的字 周闭 感通 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后悔不及 艳慕 分文不受 近墨者黑 立刀旁的字 同日而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