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僴》

时间: 2025-04-26 05:30:54

诗句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

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54

原文展示:

至德中途中书事却寄李僴
作者: 卢纶

乱离无处不伤情,
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
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
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
应怜世故一儒生。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世间的纷扰中,到处都是离别的伤感,
更何况我在这古城对着碑文感慨万千。
我独自一人沿着蜿蜒的山路走去,
月光映照着秋水,惊飞了空中的大雁。
我年纪已大,喜悦地回到故乡,
但身分低贱,常常感到羞愧,想问我的名字。
今天主人还请我一起喝酒,
应当怜悯我这个经历世事的书生。


注释:

  • 乱离:指离散、分离,常用来形容离别的伤感。
  • :古代纪念碑,通常刻有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事迹。
  • 寒山:指寒冷的山,象征孤独与清冷的环境。
  • 月临:月光照临,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雁空惊:大雁在空中飞翔,受到惊吓而飞走,表示一种突如其来的不安。
  • 颜衰:脸色苍老,形容年纪的增长。
  • 身贱:身份卑微,表示对自己地位的谦卑认识。
  • 世故:世间的复杂与世事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字少逊,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离别等主题为主。卢纶的作品中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在旅途中,寄情于山水之间,感慨人生的无常与故乡的思念。诗中对古城和碑文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周遭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乱离无处不伤情”直接点出主题,表明诗人因离别而感到的伤痛,紧接着的“况复看碑对古城”则引入历史的沉重感,古城的碑文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路绕寒山人独去”,展现出一种孤独的行走,寒山的意象增强了这种孤独感,而“月临秋水雁空惊”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突如其来的不安与惊恐。

诗人接着转向自己的感受,“颜衰重喜归乡国”表明虽然年岁已大,但回归故乡的喜悦依然存在。然而,随着“身贱多惭问姓名”一句,诗人又表现出对自己卑微身份的自省和羞愧,形成了一种矛盾的情感张力。最后以“今日主人还共醉”结束,透露出一种人情的温暖与共鸣,表明纵使世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依旧珍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在游历中对人生、历史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离无处不伤情”:四处离散的环境使人倍感伤痛。
  2. “况复看碑对古城”:面对古老的城市与碑文,感慨历史的厚重。
  3. “路绕寒山人独去”:独自一人沿着寒冷的山路,显得孤独。
  4. “月临秋水雁空惊”:月光照耀在秋水上,惊动了空中的大雁,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不安的氛围。
  5. “颜衰重喜归乡国”:年老却仍然满怀喜悦地回到故乡。
  6. “身贱多惭问姓名”:身份卑微,感到羞愧,想询问自己的名号。
  7. “今日主人还共醉”:今天主人仍然请我一起喝酒,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
  8. “应怜世故一儒生”:应当怜悯我这位经历世事的书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临秋水”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照射,营造出宁静的意境。
  • 对仗:如“颜衰重喜”展现出诗人的矛盾心理,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雁的惊飞形容为受惊,生动形象地传达出环境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重感、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交融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城:历史的象征,承载着过往的记忆。
  • 寒山:孤独与清冷,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秋水:象征时光流逝,展现出一种伤感与宁静。
  • :自由与孤独的象征,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乱离无处不伤情”中“乱离”的意思是:
    A. 和谐
    B. 离散
    C. 聚合
    D. 繁荣

  2. 诗中提到的“寒山”主要象征:
    A. 喜悦
    B. 孤独
    C. 繁华
    D. 和谐

  3. “今日主人还共醉”表达的情感是:
    A. 孤独
    B. 忧伤
    C. 友情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静谧,表达内心感受。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关于离别与乡愁的主题,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 比较卢纶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显豪放,卢纶则显细腻。
  • 在意象的使用上,卢纶的“古城”与李白的“庐山”都承载着历史与个人情感,但前者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冲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这首诗及其背景。

相关查询

安公子(和次膺叔) 安公子(送进道四弟赴官无为) 安公子 安公子 为吴湖帆题文待诏长门望幸图 安公子 安公子 客兖州过鲁相故署,追哭先大父忠悯公 安公子 安公子 赋烛泪 安公子 安公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殳字旁的字 拍手打掌 可见一斑 牙字旁的字 才识过人 西山药 心字底的字 银山铁壁 故入人罪 无远不届 水鹢 竹字头的字 一片焦土 反舌 包含佐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包含摘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