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

时间: 2025-04-26 05:01:43

诗句

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

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

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43

原文展示:

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
作者:卢纶 〔唐代〕

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
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
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

白话文翻译:

圆月从山头升起,七位贤人在林间游玩。
树梢上寒冷的叶子纷纷落下,波光粼粼的月光在水面流动。
野鸭和天鹅共同期待黎明,芦苇和蒲草伴随秋天的气息。
明天我们将在此分别,只能遥望汀洲的美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圆月:指圆形的明月,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 七贤: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七位贤士,传达出文人雅士的情趣。
  • 梢梢:形容树梢,表现出秋天的萧瑟。
  • 滟滟:形容水波闪烁的样子,生动地描绘出月光下的水面。
  • 凫鹄:凫指野鸭,鹄指天鹅,表现出两种水鸟对秋天的感受。
  • 菰蒲:水生植物,象征着秋天的自然景象。
  • 汀洲:指水边的沙洲,暗示着诗人对远方的眷恋。

典故解析:

  • 七贤:源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群体,通常指东汉末年的七位士人,他们以高洁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著称。
  • 月波流:常用于古诗中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面,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天的夜晚,环境宁静而美丽,诗人和友人在此共度良宵,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是卢纶以秋夜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诗的开头“圆月出山头”,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象,也暗示着一种圆满和团聚的情感。接下来描写“七贤林下游”,则引入了文人的活动,表现出他们在秋夜共同游玩、畅谈的情景。随着诗句的推进,寒叶的落下、月波的流动,增添了秋夜的萧瑟之感,仿佛在提醒人们生命的无常。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诗人通过野鸭和天鹅的形象,表达了对晨曦的期待与对秋天的感悟。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也暗示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两句“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离别的无奈与对美好景色的眷恋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远的思考。

整首诗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秋夜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文人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具有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圆月出山头:描绘月亮从山头升起的情景,象征着夜的来临。
  2. 七贤林下游:描述一群文人在树林下游玩的悠闲情景。
  3. 梢梢寒叶坠:表现秋天的萧瑟,带来一丝凄凉的感觉。
  4. 滟滟月波流:描绘月光在水面上形成的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
  5. 凫鹄共思晓:野鸭与天鹅一起期待晨曦的到来,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
  6. 菰蒲相与秋:自然景物与秋天的结合,表现出季节的变迁。
  7. 明当此中别:暗示即将分别的情景,带出离愁。
  8. 一为望汀洲:抒发对远方沙洲的思念,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圆月”与“七贤”的比喻,描绘出月亮与文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 拟人:将“凫鹄”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表现它们对秋天的思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反映了唐代文人洒脱而又细腻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圆月:象征团圆与和谐。
  • 七贤:代表文人雅士的群体,表现出人际关系的温馨。
  • 寒叶:象征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无常。
  • 月波:象征宁静与美好,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 凫鹄:象征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命的思考。
  • 汀洲: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七贤”是指什么?

    • A. 七位历史人物
    • B. 七位文人
    • C. 七位神仙
    • D. 七位商人
  3.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对什么地方感到眷恋?

    • A. 山顶
    • B. 沙洲
    • C. 森林
    • D. 湖岸

答案:

  1. C. 秋天
  2. B. 七位文人
  3. B. 沙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但更注重山水的静谧与隐逸之感。
  • 杜甫《春望》:虽然是春天的作品,但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唐多令 中秋夜病院即事 唐多令 云孙聘姬珊珊照属题 唐多令 感旧 唐多令 唐多令 中秋 唐多令 唐多令 西溪和彭郎 唐多令 谢兼翁赐题额 唐多令 又 唐多令 寄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洄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濯磨 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排奡 百无所忌 工字旁的字 所结尾的成语 结辯 兵精粮足 草字头的字 题名道姓 土皇帝 包含华的成语 立刀旁的字 屡月 边谍 视人如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