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43
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
作者:卢纶 〔唐代〕
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
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
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
圆月从山头升起,七位贤人在林间游玩。
树梢上寒冷的叶子纷纷落下,波光粼粼的月光在水面流动。
野鸭和天鹅共同期待黎明,芦苇和蒲草伴随秋天的气息。
明天我们将在此分别,只能遥望汀洲的美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天的夜晚,环境宁静而美丽,诗人和友人在此共度良宵,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对自然的赞美。
《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是卢纶以秋夜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诗的开头“圆月出山头”,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象,也暗示着一种圆满和团聚的情感。接下来描写“七贤林下游”,则引入了文人的活动,表现出他们在秋夜共同游玩、畅谈的情景。随着诗句的推进,寒叶的落下、月波的流动,增添了秋夜的萧瑟之感,仿佛在提醒人们生命的无常。
“凫鹄共思晓,菰蒲相与秋”,诗人通过野鸭和天鹅的形象,表达了对晨曦的期待与对秋天的感悟。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也暗示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两句“明当此中别,一为望汀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离别的无奈与对美好景色的眷恋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远的思考。
整首诗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秋夜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文人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具有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反映了唐代文人洒脱而又细腻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诗中提到的“七贤”是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对什么地方感到眷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