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3:5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59:42
送郑浮丘被诏重赴京师
作者: 王恭 〔明代〕
关河残叶下,征棹复西游。
远火台城迥,微霜禁苑秋。
诏书天上出,宣室夜深留。
浩荡论经史,时时近冕旒。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郑浮丘赴京的情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关河边缘秋天的景色,落叶纷飞,船只再次向西出发。接着,远处的火光和高耸的城墙显得遥远,而微霜覆盖的禁苑则透出秋的萧瑟。紧接着,天上发出的诏书,让人们在夜深时刻仍需留意。最后一句提到与浩荡的讨论有关的经典学问,暗示与帝王之近的关系。
王恭,明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他的诗歌多描写壮阔的自然景色及人生的感悟,风格沉稳而深刻,常表达对时局和人生的思考。
该诗写于郑浮丘被召回京的时刻,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动荡和人们对前途的迷茫。诗中不仅有对秋景的描绘,更融入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了送别的情感,情景交融,诗人以秋天的萧瑟象征了离别的愁苦。诗的前两句以“关河残叶”和“征棹复西游”开头,描绘出一幅秋日的美丽画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远火台城迥”,则使人感受到远方的孤独与渺小,同时也暗含着对故土的眷恋。
“诏书天上出,宣室夜深留”,这一句通过描写皇帝的召唤,突显了郑浮丘的重要性以及他身处的历史背景。最后一句“浩荡论经史,时时近冕旒”则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责任感,既有对知识的尊重,也有对权力的敬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眷念、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及对历史的敬畏。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反映出一种深刻的责任感。
诗中“关河残叶下”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远火台城迥”中的“火”可能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浩荡论经史”主要讨论的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