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东山留别林良箴寓舍(二首)》

时间: 2025-05-07 11:47:30

诗句

秋原千树叶初飞,夜火遥村听捣衣。

莫向他山倍惆怅,家林犹恐未堪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47:30

原文展示

秋原千树叶初飞,
夜火遥村听捣衣。
莫向他山倍惆怅,
家林犹恐未堪归。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原野上,千树的叶子开始飘落,
夜晚的火光映照着远处村庄,听见有人在捣衣服。
不要在他山感到更加惆怅,
我担心回家的林子还未能承受我的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原:指秋天的原野。
  • 千树:形容树木众多,体现秋天的景象。
  • 捣衣:指用杵捣衣物,古代女性的夜间劳动。
  • 他山:指异地,其他地方。
  • 倍惆怅:加倍的惆怅、忧伤。
  • 家林:自己家中的树林。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较为明显的典故,但“莫向他山倍惆怅”可以理解为对离乡情绪的普遍表达,体现了古人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恭,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离开家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诗中所描绘的秋天场景,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惆怅。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原野与乡村夜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首句“秋原千树叶初飞”以生动的秋景开篇,描绘出一幅叶落的画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夜火遥村听捣衣”,通过远处的村庄与夜晚的火光,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温暖的乡愁。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莫向他山倍惆怅”,表明即使身处他乡,离开故土,情感的惆怅只会加深;而“家林犹恐未堪归”则是对家乡环境的担忧,表达了对归家的不确定性和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原千树叶初飞:描绘秋天的原野,树叶飘落,象征秋季的到来与生命的变迁。
  2. 夜火遥村听捣衣:夜晚远处村庄的火光和捣衣声,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乡村氛围。
  3. 莫向他山倍惆怅:劝诫自己不要在异地感到更加忧伤,表现出离乡的孤独感。
  4. 家林犹恐未堪归:对家乡的树林的担忧,暗示归乡后可能面临的陌生与不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千树叶初飞”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秋天的到来。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如“夜火遥村”和“家林犹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归乡的忧虑展开,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原:象征成熟、收获与衰败。
  • 千树:代表自然的丰饶与生命的多样。
  • 夜火:象征温暖的家庭与归属感。
  • 捣衣:暗示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忙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秋原”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捣衣”指的是什么活动?

    • A. 织布
    • B. 洗衣
    • C. 晾衣
    • D. 捣衣服
  3. 诗句“莫向他山倍惆怅”表达了什么情绪?

    • A. 高兴
    • B. 怀念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C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直接和激烈,而王恭的《东山留别林良箴寓舍》则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着淡淡的忧伤,体现了不同的表达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王恭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查询

过湖口县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筵字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相和歌辞。蛾眉怨 龙兴观金箓建醮(景龙二年) 观蛮童为伎之作 飞燕篇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怿气愉 虚实失度 冲溶 遵常守故 虫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高壁深垒 舌字旁的字 受命于危难之间 醉骨 僩突 阜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包含逆的成语 美女簪花 眷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