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7:40
绮罗香(红叶)
作者: 张炎 〔宋代〕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
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
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
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
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
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
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诗人看到万里飞舞的霜,千林中落下的树叶,寒冷的美丽让春天都感到妒忌。吴江的枫树冷冷地伫立,独自一人吟诵着愁苦的诗句。小船停靠在流动的水边,孤村的景象让人感到归路如花般绕人。荒凉的沟壑一片凄清,情感和愁苦似乎都无法带走。长安的人们又有谁关心疲惫的旅人?羞于见人,借酒消愁,心情飘零如许。即使新妆打扮,也无法入洛阳的花谱。为了回忆曾经的美好,唯有在酒前舞动,化作断裂的霞光千缕。记得江南的绿意盎然,在夜晚的窗前倾听那暗雨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炎,字子华,号虬舫,南宋时期的词人,诗词俱佳。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丽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冬之交,诗人目睹自然景色,感叹岁月无情,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绮罗香(红叶)》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张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愁苦。整首诗的意境凄清,色调寒冷,给人一种深沉而又隐约的哀伤。开头的“万里飞霜,千林落木”便营造出一种秋天的萧瑟气氛,霜和落叶不仅是季节的象征,更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流逝。
“寒艳不招春妒”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的嫉妒与秋天的美丽相对比,强调秋天的独特之美与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一方面描绘了诗人独自徘徊的景象,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回家的渴望与无奈。诗中反复出现的“愁”字,深化了这种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心绪如同这秋天的落叶,纷纷扬扬,无法收回。
最后,诗人提到的“夜窗听暗雨”,更是将情感引向静谧与内省,仿佛在倾听自然的声音,反思自己的内心。这种对比与反衬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愁苦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里飞霜”表现了哪个季节的特点?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寒艳不招春妒”中的“春妒”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嫉妒
B. 春天的美丽
C. 春天的生机
D. 春天的温暖
诗人为何感到“羞见衰颜”?
A. 因为美丽
B. 因为衰老
C. 因为快乐
D. 因为成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张炎的《绮罗香(红叶)》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强调人生的豪放与及时行乐,两者在情感基调和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