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5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9:25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
作者: 张炎 〔宋代〕
分明柳上春风眼,曾看少年人老。
雁拂沙黄,天垂海白,野艇谁家昏晓。
惊心梦觉。谩慷慨悲歌,赋归不早。
想得相如,此时终是倦游了。
经行岁度怨别,酒痕消未尽,空被花恼。
茂苑重来,竹溪深隐,还胜飘零多少。
羁怀顿扫。尚识得妆楼,那回苏小。
寄语盟鸥,问春何处好。
这首诗表达了在春风中看到柳树的情景,感慨曾经的少年如今已老去。白天雁群掠过沙滩,天空低垂,海面泛白,不知哪个人家的小船在晨昏之间。梦中惊醒,感到悲伤,却又无奈吟唱悲歌,归来太晚。想起了古人相如,此刻我也已疲惫于游历。岁月流逝,怨恨着离别,酒痕尚未消散,只能空惹花恼。再次来到繁华的园林,竹溪深藏,依然胜过那些飘零的时光。心中的羁绊顿时一扫而空。依然记得妆楼,那次苏小的约会。寄语盟鸥,问春天何处才是最美的地方。
作者介绍: 张炎,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张炎的作品往往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张炎游历期间,寄情于友,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索。
这首《台城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游子心中的思乡情怀。开头几句通过春风和柳树的描写,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春天的氛围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诗中,张炎不仅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情景,也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之情流露无遗。尤其是“赋归不早”和“空被花恼”的句子,展现出一种惆怅的情绪,内心的矛盾与困扰在字里行间显露无遗。
后半部分的“茂苑重来,竹溪深隐”则表达了一种再度回归的希望,虽然经历了时光的流逝,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依然存在。整首诗通过对景的描写、情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重,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青春、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风眼”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对青春的回忆
C. 观察春风的细节
D. 个人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位古人?
A. 王维
B. 苏相如
C. 李白
D. 杜甫
“酒痕消未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疲惫
B. 怀念
C. 喜悦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