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3:52
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
早岁相从能几时,
淮阳花发正游嬉。
鸣弓矍相人如堵,
席地沧浪柳作帷。
十载旧游真是梦,一时佳客尚存谁。
遥闻葬日车千两,清酒绵中寄一悲。
这首诗表达了对早年友谊的追忆和对朋友去世的哀悼。诗人回想起年轻时与友人相伴的快乐时光,淮阳的花正盛开,我们曾在此游玩嬉戏。如今,昔日的朋友已经不在,留下的只有孤独的回忆。十年的旧游仿佛是一场梦,如今再也找不到当年的佳客。听闻你已去世,葬礼上车马成群,我只能在清酒中寄托心中的悲痛。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其文风清新,擅长诗词和散文,曾任多种官职。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词写于苏辙的朋友黄几道去世时,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惋惜。诗人通过对往昔游玩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昔日游玩的回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就以“早岁相从”引出主题,随后以“淮阳花发正游嬉”描绘出那种年轻时的快乐场景。诗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与友人相伴,生活的乐趣仿佛永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的回忆渐渐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在“十载旧游真是梦”一句中,诗人感慨万千,仿佛物是人非,心中的失落愈发浓烈。
“遥闻葬日车千两”一句则转入对友人去世的感慨,葬礼的盛大与友人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最后以“清酒绵中寄一悲”收尾,表达了诗人用酒来寄托心中悲痛的无奈与惆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对友人的怀念,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友情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去世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唤起读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淮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的“鸣弓矍”是指什么场景?
诗人用什么寄托自己的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