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02
扇従日本来,风非日本风。
风非扇中出,问风本何従。
风亦不自知,当复问太空。
空若是风穴,既自与物同。
同物岂空性,是物非风宗。
但执日本扇,风来自无穷。
这把扇子是从日本来的,但扇子所带来的风并不是日本的风。
这风并不是从扇子中吹出来的,那么风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风也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应该去问问那浩瀚的天空。
如果天空是风的源头,那么风便与万物同在。
既然万物皆有,空的本性又怎么能独立呢?
这不是物质本身的性质,而是风的本宗。
只要握着这把日本扇,风便源源不断而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词、散文闻名,风格深沉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思考,探讨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
苏辙的《杨主簿日本扇》通过一把扇子引发对风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风”并不仅仅是物理现象,而是隐喻着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流动。诗人在描述扇子来源的同时,也在探讨事物的本源问题,表现出一种对存在的哲学性反思。通过对风的追问,诗人引领读者思考风与空、物与性等关系,展示了事物的相互关联性。整体上,诗句简练而深邃,体现了苏辙对语言的精准把握和对思想的严谨追求。此诗不仅具有美学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值得品味与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事物的本源和文化的流动,反映了对自然与存在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万物相互关系的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风”象征着什么?
诗句“风亦不自知”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