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1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18:05
笋老兰长花渐稀,
衰翁相对惜芳菲。
残莺著雨慵休啭,
落絮无风凝不飞。
行掇木芽供野食,
坐牵萝蔓挂朝衣。
十年分手今同醉,
醉未如泥莫道归。
竹笋已老,兰花渐长,花朵也越来越稀少。衰老的我与老友相对而坐,惜别这短暂的芳华。残留的黄莺在雨中懒惰地不愿鸣啭,飘落的柳絮在无风的环境中凝滞不飞。我们行走在野外,掇拾嫩芽充作野食,坐下时,牵着藤蔓,衣服挂上了朝露。十年分离,今天再次共饮,醉得如泥般无知,莫再提及归去之事。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与古代文人对时光流逝和友谊的珍惜有着深厚的联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人事的变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与好友李二十侍郎重逢之际,二人曾有过十年的分离,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感慨与珍惜。
《酬李二十侍郎》是一首充满了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情的脆弱。开篇用“笋老兰长”描绘了生机渐渐消退的自然状态,象征着人的衰老与时光的无情。接下来的“衰翁相对惜芳菲”则传达出诗人与老友相聚时的感慨,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诗中“残莺著雨慵休啭”与“落絮无风凝不飞”相辅相成,既有自然的静谧,又蕴含着对生命的无奈与珍惜。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与朋友一起回归自然的场景,掇拾木芽、坐牵萝蔓,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这一切都在十年分离后重聚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珍贵,最后以“醉未如泥莫道归”收尾,表达了对醉酒时光的陶醉和对归去无虑的态度,营造出一种无忧无虑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例如,“残莺著雨”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莺情感,使之更具生动性;“掇木芽”与“牵萝蔓”的对仗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珍惜,表达了对友谊的重视与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笋老兰长”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时间的流逝
c) 友情的珍贵
“十年分手今同醉”中的“醉”指的是什么?
a) 喝酒的状态
b) 对友谊的沉醉
c) 对生活的放纵
诗中“落絮无风凝不飞”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生命的停滞与无奈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白居易的《酬李二十侍郎》与柳宗元的《江雪》,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白居易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温暖,而柳宗元则显得孤寂与冷清。
通过这样的结构和内容,能够全面理解《酬李二十侍郎》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