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秀禅师房》

时间: 2025-04-25 02:18:01

诗句

桥夹水松行百步,竹床莞席到僧家。

暂拳一手支头卧,还把鱼竿下钓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18:01

原文展示:

题秀禅师房
作者: 韩愈

桥夹水松行百步,
竹床莞席到僧家。
暂拳一手支头卧,
还把鱼竿下钓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走到秀禅师的房子时的情景:走过夹着小河的松树,抵达了僧人的家,那里有竹床和蒲席。诗人稍微倚着手臂在床上休息,接着又拿起鱼竿去沙滩上钓鱼。

注释:

  • 桥夹水:指桥两边被水夹着,描绘了水边的环境。
  • 松行百步:松树旁边走了一百步,形容走路的过程。
  • 竹床莞席:竹制的床和蒲草做的席子,表示僧家简朴的生活。
  • 暂拳一手支头卧:用一只手支撑头部,躺下稍作休息。
  • 鱼竿下钓沙:拿起鱼竿去沙滩上钓鱼,体现了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与唐代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先驱。他提倡古文,反对骈文,强调文章应以内容为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韩愈与秀禅师的交往期间,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禅宗文化的关注与推崇。

诗歌鉴赏:

《题秀禅师房》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诗中展现了韩愈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通往僧家路上的自然景色,桥、松树、水,构成了宁静和谐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对僧家环境的描写,竹床与莞席共同构建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气氛,深入人心。最后两句,诗人以悠闲的姿态,支撑着头,似乎在享受生活的宁静,钓鱼的情景更是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羡慕与向往,表现了他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桥夹水松行百步:描写通往禅师房的路程,桥与水的结合,松树的围绕,营造出一个清幽的环境。
  2. 竹床莞席到僧家: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环境,竹制床和蒲席象征着简朴与自然。
  3. 暂拳一手支头卧:诗人以轻松的姿态休息,体现出随性与放松。
  4. 还把鱼竿下钓沙:最后一句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享受,钓鱼活动象征着与自然亲密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桥夹水,形象地表现出水边的自然环境。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使得语言更加工整。
  • 意象:松树、竹床、鱼竿等意象,构成了和谐的自然画面,传达出宁静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韩愈追求简单生活的理想以及对世俗繁杂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通向宁静与自然的道路。
  • :代表着流动与生命的象征,带来诗意的氛围。
  • :象征坚韧与长寿,传达出一种高洁的品格。
  • 竹床、莞席:代表简朴和清雅,反映出僧人的生活态度。
  • 鱼竿:象征闲适生活与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桥夹水”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环境
    •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C. 生活的繁忙
  2. 韩愈在诗中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什么态度?

    • A. 羡慕
    • B. 不屑
    • C. 怀疑
  3. 诗中提到的“竹床”、“莞席”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
    • B. 贫穷
    • C. 简朴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的诗作,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情趣。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韩愈的《题秀禅师房》与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直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后者则侧重于意境的营造,二者共同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全集》
  • 相关研究文章及学术著作。

相关查询

子聿至湖上待其归 初夏 闭门 读书未终卷而睡有感 张园海棠 五鼓不得眠起酌一杯复就枕 冬夜 杂感 双柏 初寒在告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襁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髫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四近之臣 鼓众 肉字旁的字 徧师 犬字旁的字 校系 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菰首 拉花儿 人多手杂 笔诛墨伐 拘介之士 训兵秣马 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