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3:46
感春三首
作者:韩愈
偶坐藤树下,暮春下旬间。
藤阴已可庇,落蕊还漫漫。
亹亹新叶大,珑珑晚花乾。
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
时节适当尔,怀悲自无端。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
狂风簸枯榆,狼藉九衢内。
春序一如此,汝颜安足赖。
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
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柳枝弱而细,悬树垂百尺。
左右同来人,金紫贵显剧。
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
艳姬蹋筵舞,清眸刺剑戟。
心怀平生友,莫一在燕席。
死者长眇芒,生者困乖隔。
少年真可喜,老大百无益。
我偶尔坐在藤树下,正值暮春的下旬。
藤荫已经可以遮蔽阳光,落花则漫天飞舞。
新叶茂盛,晚花也依然鲜艳。
天空高远,两只蝴蝶翩翩起舞。
这个时节正好,却让我无缘无故地感到悲伤。
黄色的芜菁花,桃李花已然凋谢。
狂风吹动枯榆,街道上满是狼藉。
春天的顺序就是这样的,你的容颜又何必去依赖呢?
谁能驾着飞车,与我同行去观赏外面的世界?
清晨游玩在百花林中,红花和白花交相辉映。
柳枝细弱,垂挂在树上,足有百尺之长。
左右都是来的人,身着金紫华服,显得富贵无比。
娇嫩的童子为我唱歌,哀伤的声音穿越筝笛。
美丽的舞姬在酒席上翩翩起舞,清澈的眼眸仿佛刺入剑戟。
我心中怀念的好友,都不在这燕席之中。
死者早已消失,生者却相隔遥远。
年轻的时光真可喜,年老后却毫无益处。
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韩愈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春末,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春天的美好与即将逝去的忧伤,使得诗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悲伤。
《感春三首》通过描绘春末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韩愈在诗中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飞舞的蝴蝶、盛开的花朵与纷飞的落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然而,随着对春天的观察,诗人逐渐陷入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命运的思索中。
诗的开头描绘了藤树下的宁静,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春天的意义。尽管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朵的凋落、朋友的离去、年轻的消逝,似乎都在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诗中提到“死者长眇芒,生者困乖隔”,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哲思,以及对人生的无奈与悲哀。
韩愈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无常,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使得诗人在景中寄情,情与景相融,形成了深刻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春天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测试:
《感春三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藤树”象征什么?
“死者长眇芒,生者困乖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