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12
鲁连细而黠,有似黄鹞子。
田巴兀老苍,怜汝矜爪觜。
开端要惊人,雄跨吾厌矣。
高拱禅鸿声,若辍一杯水。
独称唐虞贤,顾未知之耳。
鲁连这个人既狡猾又细腻,像只黄鹞子。
田巴兀这位老者,怜悯你这狡猾的爪子和嘴巴。
一开始就想要让人惊讶,然而我已对此感到厌烦。
你在那高高的地方发出禅音,像是停下了一杯水。
你自夸自己是唐虞之贤,然而却不知这耳朵听到了什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以其散文和诗词闻名,尤其以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身份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韩愈的中年时期,正值唐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诗中所描绘的鲁连形象,可能是对当时某些人狡猾的讽刺。
《嘲鲁连子》通过鲁连这一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的狡诈与虚伪。诗人以细腻的笔调描绘鲁连的狡猾和黄鹞子般的特征,呈现出一种机灵却又令人厌恶的气质。田巴兀老者的出现,似乎在为鲁连的狡诈进行道德审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人性的深切反感。
在整体的意象中,诗人将鲁连的狡猾与田巴兀的智慧相对比,传达出一种对虚伪与表面聪明的批判。高拱的“禅鸿声”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境界,但鲁连的自夸却显得格外幼稚和无知,突显了韩愈对人性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韩愈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人性丑陋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对狡诈与虚伪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真实智慧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鲁连被比作哪种鸟?
a) 燕子
b) 黄鹞子
c) 麻雀
田巴兀老者对鲁连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轻蔑
c) 怜悯
韩愈在诗中批判了什么?
a) 贪婪
b) 狡诈与虚伪
c) 自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