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13
道州民,多侏儒,
长者不过三尺馀。
市作矮奴年进送,
号为道州任土贡。
任土贡,宁若斯,
不闻使人生别离,
老翁哭孙母哭儿。
一自阳城来守郡,
不进矮奴频诏问。
城云臣按六典书,
任土贡有不贡无。
道州水土所生者,
只有矮民无矮奴。
吾君感悟玺书下,
岁贡矮奴宜悉罢。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
父兄子弟始相保,
从此得作良人身。
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
欲说使君先下泪。
仍恐儿孙忘使君,
生男多以阳为字。
道州的人民,大多数是侏儒,
年长者不过三尺多。
在市场上被当作矮奴,每年进贡,
称为道州的任土贡。
任土贡,怎么会如此,
不闻使人生离别,
老翁哭孙母哭儿。
自从阳城来守郡,
不进矮奴频频诏问。
城里的臣子按六典书,
任土贡有的贡,有的则不贡。
道州水土所生者,
只有矮民没有矮奴。
我君感悟玺书下,
岁贡矮奴应当全都免去。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等欢欣。
父兄子弟终于可以相保,
从此得以做良人。
道州民,直到今天仍然受其恩赐,
想要说使君先落泪。
仍然担心儿孙忘了使君,
生男孩多以“阳”为字。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社会题材和人情世故,作品以通俗易懂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反映了道州地区的特殊人文环境,表现了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以及对统治者仁政的期望。
《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是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白居易通过对道州人民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不公。诗中描述的矮民和矮奴,象征着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弱势群体。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直白的叙述,传达了对民众命运的关怀和对统治者的期待。
诗中不仅描绘了道州人民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对统治者施行仁政的期望。白居易在诗中提到:“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显示了对当权者的殷切希望,期望能通过明主的施恩使人民得以安身立命。诗的最后几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强调了对旧恩的铭记,富有情感深度和思考。
整首诗以道州的民生为切入点,折射出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表现了白居易一贯关注民生、提倡仁政的创作理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在于揭示社会的不公,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时也对明主施政的期待,展现了白居易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道州民的身高普遍为多少?
诗中提到的“矮奴”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