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49
自笑营闲事,从朝到日斜。
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
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
桃根知酒渴,晚送一瓯茶。
我自己嘲笑做这些闲事,直到太阳偏西才结束。
浇灌小田引来泉水,清扫小路避开兰花的嫩芽。
温暖的阳光改变了墙壁的颜色,晴天催促着木笔花开放。
桃树的根茎知道人渴望酒,傍晚时分送来一杯茶。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在诗中提到的“桃根知酒渴”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自然的理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关注民生疾苦和自然景观。
《营闲事》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中描绘了悠闲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营闲事》是一首反映诗人日常生活的田园诗,展现了白居易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从第一句“自笑营闲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闲暇生活的自得与满足,似乎在告诉读者,做一些与世俗无关的事也是一种乐趣。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浇畦引泉、扫径避兰芽,描绘出一种田园劳作的宁静画面,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热情。特别是“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通过天气变化引发的景象变化,表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最后两句“桃根知酒渴,晚送一瓯茶”则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桃树似乎能够感知人的渴望,傍晚时分的茶水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轻松的语调,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白居易的生活哲学与人生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暇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通过与自然的互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白居易的《营闲事》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诗中提到的“桃根知酒渴”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对比白居易的《营闲事》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观,但白居易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静谧与深远。白居易的诗更显生活气息,王维的诗则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