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0:08
登尘表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领略东风一倚阑,
凭高便觉小尘寰。
目穷千古关河外,
身在半空烟霭间。
二水护城青映带,
四山连野翠回环。
英雄易老愁无极,
境是人非鹤自还。
登上高处,感受东风的轻拂,倚在栏杆上,顿觉尘世变得渺小。目光所及,千古的关隘河流尽在眼前,身处于半空之中,仿佛与烟霭交融。两条河流环绕着城池,青色的水面如带子般闪耀,四周的山野翠绿环绕,景色美不胜收。英雄虽易衰老,忧愁却无穷无尽,境界变迁,人事变幻,唯有鹤依旧归来。
“英雄易老”可以引申至诸多历史人物,如项羽、刘备等,感叹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常。“鹤自还”常用来象征归隐或回归自然,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子骏,号天隐,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于山水间游历,借景抒怀,反映对历史的感慨及对个人处境的思索。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高处俯瞰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细腻的景物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体命运的思考。开头两句以“东风”引入,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随后通过“目穷千古关河外”,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尽眷恋。诗中“身在半空烟霭间”不仅是对物理位置的描绘,更隐喻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与内心的迷惘。后面的景物描写则通过“二水护城”、“四山连野”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最后两句则回到对人生的沉思,表达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感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景致,更有着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敏感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二水护城”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英雄易老愁无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