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 其三 丙戌寿蜀阃》

时间: 2025-05-24 19:20:11

诗句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

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

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

位次功第一,未数酂侯何。

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

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

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

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20:11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其三 丙戌寿蜀阃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
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
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
地利属人和。
位次功第一,未数酂侯何。

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
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
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
留不住岷峨。
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

白话文翻译

千年英杰涌现,百国山河壮丽。
宇宙之大,几分掌握在手,万里征战凭借天命。
十辆战车如同晋国的军旗,三年锁闭在秦关,
地利人和显得尤为重要。
功劳第一的位置,谁能与酂侯相比呢?

点燃青油,手持柴火,听那黄麻的歌声。
天地间一切都已整顿,玉殿中伺候着羲娥。
且在东湖边醉看花柳,西湖上荡舟游玩,
却无法留住那壮丽的岷山。
谁来为我吟诵,在儒馆中,浓墨书写诗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一载:象征千年一载,意指时间的久远。
  • 提封:掌握、掌控。
  • 天戈:指天上的战争,象征天命或权力。
  • 位次功第一:指在功绩的排名中位列第一。
  • 酂侯:古代的一个封号,指地位显赫的人物。

典故解析:

  • 晋军:指晋国的军队,象征强盛的军力。
  • 秦关:指秦国的关隘,象征国家的防御。
  • 羲娥:指月亮女神,象征美好与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君明,号惭愧,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常以豪放之情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丙戌年,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和国家山河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当下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引入,体现出对千年历史的概括,以及对国家壮丽河山的自豪感。接下来的“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则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对权力与战争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十乘晋军旗鼓”和“三岁秦关扃锁”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瞬间将读者带回到错综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接下来的“地利属人和”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在后半部分中,诗人以“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反映出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则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尽管“留不住岷峨”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整首诗在对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与美好生活的思考与向往,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开篇以时间与空间的广阔,引出历史英杰和国家山河。
  • “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表达对权力和战争的思考,强调宇宙的浩瀚与个人命运的渺小。
  • “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历史的对比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和地理条件的重要性。
  • “位次功第一,未数酂侯何。”:表明功绩的评判标准与对历史人物的钦佩。
  • “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描绘轻松的生活场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 “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 “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对文化与文学的思考,感叹诗歌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里仗天戈”,比喻战争的壮阔。
  • 夸张:如“提封几半宇宙”,强调权力的掌控。
  • 对仗:如“建青油,持柴荷”,表现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英雄的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杰:象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 山河:指国家的壮丽河山,象征民族的力量。
  • 青油、柴荷、黄麻:代表生活中的细节,反映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曾伯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酂侯”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地方
    • B. 一个历史人物
    • C. 一个诗词
    • D. 一种食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登高》王勃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对历史与生活的思考,但更突出个人情感与对月亮的赞美;而李曾伯的作品则更注重对国家与历史的宏观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赵端明万花园 立春谢司法有诗次韵 悼祭酒徐仁伯 次韵杨先辈古调 此君室 次韵 约鲁山兄 次韵十二神体 其一 次韵费司法 贺新凉(戊申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秸子 示字旁的字 鱼开头的成语 磨盘两圆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生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齊字旁的字 矢命 門字旁的字 包含贿的成语 大干快上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扎脚 加固 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长夜难明 避重就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