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2:45
漠漠风烟著野棠,一春多恨雨浪浪。
古榕阴里作寒食,芳草城头过艳阳。
不断山光通百粤,无边春思渺三湘。
伊祁不放花飞尽,露湿蔷薇几阵香。
在朦胧的烟雾中,野棠花静静绽放,这一春天充满了因雨而生的怨恨。
在古老榕树的阴影下,寒食节的思念愈发浓烈,阳光洒在芳草如茵的城头。
山光无尽,绵延通向百粤,春天的思绪在三湘间飘渺无边。
伊祁的花儿不肯凋零,露水浸湿了蔷薇,散发出阵阵芳香。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禁烟日,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以及对传统节日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的深情怀念。开篇的“漠漠风烟著野棠”,用“漠漠”二字渲染出一种朦胧的氛围,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春多恨雨浪浪”,表达了春天虽美却因多雨而生出的惆怅。
在“古榕阴里作寒食”一句中,诗人将古老的榕树与寒食节结合,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情感。阳光洒在“芳草城头”,阳光与青草的交融,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最后几句通过描绘山光与花香,传达出诗人无尽的春思和对花开的珍惜,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感。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情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漠漠风烟”使用比喻,渲染了环境的朦胧;“伊祁不放花飞尽”则是拟人化的表现,赋予花儿以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自然、传统节日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漠漠风烟”形容的是哪种景象?
“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曾伯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怀,但李曾伯更关心传统节日与自然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关注人生的无奈与国家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