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0:14
寿陈制垣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向来荆楚说边州,
人士今夸乐国游。
千里潢池自交扰,
一江汉水独安流。
兵无敢惰身为率,
民有独饥惠亟赒。
阴德活人无量大,
不须香火祝王侯。
这首诗首先提到,荆楚地区的人们常常谈论边疆的事情,然而如今的人们则夸耀乐国的游乐。千里之遥的潢池河水流动不息,而一江汉水却独自安静地流淌。战士们没有人敢懈怠自己的职责,百姓们则急需赈济以解饥荒。作者认为,施行阴德以救活众生是极其重要的,不必通过香火来祈求王侯的保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及创作年代相对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及对人道精神的强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民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阴德施惠的重要性的思考。
《寿陈制垣》是一首富有社会关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现状。开头的“向来荆楚说边州”即揭示了人们对边疆的关注,而“人士今夸乐国游”则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更多的人关注的是享乐而非国家的安危。这种转变引发了诗人的思考:在喧嚣的背后,是否还有人愿意为国家和民众贡献力量?
接下来的“千里潢池自交扰,一江汉水独安流”,用水的流动比喻社会的动荡与安宁,象征着在动乱中仍存在的安静。诗人用“兵无敢惰身为率,民有独饥惠亟赒”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士兵应履行职责的迫切性,以及百姓生活困苦,急需救助的现实。
最后的“阴德活人无量大,不须香火祝王侯”,则是诗人对道德和仁爱的呼唤,倡导人们应当通过实际行动来施恩于民,而非仅依赖于神灵的庇护。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重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关注,强调了道德施惠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和对人道精神的推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荆楚”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边疆
B. 中原地区
C. 古代的荆州和楚国地区
D. 南方各省
“兵无敢惰身为率”中“惰”的意思是?
A. 懒惰
B. 繁忙
C. 勇敢
D. 忧虑
诗人认为施行阴德的重要性在于?
A. 祈求神灵
B. 救活众生
C. 追求财富
D. 追求名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