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35
低唱人来,碧云外听得新词相续。应是曾别松陵,依稀那时绿。消尽了风流旧迹,剩多少耐秋兰菊。片片波痕,田田叶色,遗韵堪触。问流水,曾识词仙,怕桥畔垂杨也幽独。空挽一枝新月,照何人吹竹。凭剪取,烟波几尺,写入他小小横幅。换取桃叶桃根,数声春曲。
有人低声唱着,碧蓝的天空之外,听见新词不断传来。想必是曾经别离松陵,隐约记得那时的绿意。往日的风流旧迹已消逝,留下的只有多少可以耐得住秋风的兰花和菊花。水面上留下片片波痕,岸边的叶色也格外鲜明,余韵让人触动。问问那流水,曾经是否识得词仙,怕是桥边垂柳也显得孤独。空空地挽着一枝新月,照着哪个人吹奏竹笛。随意剪取几尺烟波,写入他的小横幅,换来桃叶和桃根,吟唱几声春天的曲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魏新河,现代诗人,作品多关注自然、人生和情感,风格清新、细腻,常以古典意象表达现代情感。
创作背景: 创作于对往昔的怀念,结合个人经历与对自然的观察,表达对诗歌与音乐的热爱。
《琵琶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世的感慨。诗中以“低唱”开篇,渲染出一种温柔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提及松陵,暗示了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诗人在这里不仅追忆旧时的美好,更通过“秋兰菊”象征了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水的意象贯穿全诗,既是自然的表征,也是情感的寄托。流水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词仙”的提及则将个人情感与艺术理想相结合,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追求。新月的意象更是增加了诗的浪漫色彩,暗示着希望与重生的可能。
整首诗在层层意象中交织着对过去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低唱人来”中的“低唱”指的是什么?
A. 高声唱歌
B. 轻声唱歌
C. 吹奏乐器
答案:B
“应是曾别松陵”中的“松陵”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个地方
C. 一种树
答案:B
“问流水,曾识词仙”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友谊
B. 艺术
C. 财富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