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别曲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6 05:01:31

诗句

蛱蝶双双度晚风,鸳鸯两两小池东。

愿随萧史升台上,恨逐嫦娥戏月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31

原文展示:

蛱蝶双双度晚风,
鸳鸯两两小池东。
愿随萧史升台上,
恨逐嫦娥戏月中。

白话文翻译:

两只蝴蝶在晚风中翩翩起舞,
两只鸳鸯在小池塘的东边嬉戏。
我希望能与萧史一同登上高台,
但又恨不得像嫦娥那样在月中嬉戏。

注释:

  • 蛱蝶:一种常见的蝴蝶,象征轻盈与美丽。
  •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与伴侣。
  • 萧史: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通常与美好或理想的境界相关。
  • 嫦娥:月宫中的仙女,传说她因偷吃仙药而飞到月球,象征孤独与思念。
  • 升台:登高台,寓意追求名望或理想的境界。
  • 戏月:在月光下游玩,象征着欢愉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大任,明代诗人,曾任官职,诗风清丽而富有情感。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常用典故与形象的比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正值离别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自己对爱情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哀伤。

诗歌鉴赏:

《春别曲四首 其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同时借助蝴蝶与鸳鸯的意象,象征了情感的轻盈与美好。诗中,通过“愿随萧史升台上,恨逐嫦娥戏月中”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萧史与嫦娥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渴望追求美好的理想生活,却又感到那种生活的遥不可及。此外,诗中的意象清新,情感真挚,充分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明代诗人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蛱蝶双双度晚风”:描绘了黄昏时分,蝴蝶在风中翩翩飞舞,象征着轻盈与自由。
  2. “鸳鸯两两小池东”:鸳鸯成双成对,寓意爱情的甜蜜与和谐。
  3. “愿随萧史升台上”: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萧史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对象。
  4. “恨逐嫦娥戏月中”:嫦娥象征孤独与离别,恨意流露出对现状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蝴蝶与鸳鸯比喻轻松与爱情。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萧史与嫦娥分别象征了理想与孤独。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又流露出离别的无奈与思念,情感复杂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蛱蝶:象征轻盈、自由的爱情。
  • 鸳鸯:象征伴侣之间的甜蜜与和谐。
  • 萧史:象征理想化的追求。
  • 嫦娥:象征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蛱蝶双双度晚风”中的“蛱蝶”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蝴蝶
    C. 一种花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萧史”象征着什么? A. 理想与追求
    B. 真实的生活
    C. 孤独与离别
    答案:A

  3. “恨逐嫦娥戏月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离别的哀伤
    C.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欧大任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王维则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离别之情。这两首诗都反映了离别的主题,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词选注》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观》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春别曲四首 其四》的情感与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老恨 入蜀 饿咏 观八骏图 勿执古寄韩潮州 作诗 雪车 冰柱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修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雅隽 穷极要妙 一夫舍死,万夫莫当 劳开头的成语 提土旁的字 昔年 乛字旁的字 清浊难澄 禾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白字旁的字 桑榆之景 金鴗擘海 疑神疑鬼 银朱 见佛不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