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溪道中六首》

时间: 2025-04-26 05:38:13

诗句

浓烟笼远岫,望眼如昏花。

欲暮还欲雨,行人始离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8:13

原文展示:

浓烟笼远岫,望眼如昏花。欲暮还欲雨,行人始离家。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山岚被浓烟笼罩,望去仿佛眼前的花朵都显得模糊不清。天色已晚,似乎又要下雨,远行的人终于开始离家。

注释:

  • 浓烟:指山间的雾气或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远岫:远处的山峦,表示景色的遥远和模糊。
  • 昏花:模糊不清的花,形容视野不佳的状态。
  • 欲暮:快要到黄昏的时刻,暗示时间的流逝。
  • 始离家:刚刚出发离开家,强调离别的情感。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远岫”、“欲暮”等词汇常见于描写山水与时节的古代诗词,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恢,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融入自然的描写与人事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行旅之际,诗人面对即将离家的情景,感受到浓厚的离别氛围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开篇,浓烟笼罩着远处的山峦,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景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别之情。诗人在观察大自然的同时,内心也在经历着离家前的复杂情感。之后,转入对时间的感知,“欲暮还欲雨”,不仅描绘了天色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心头的惆怅与不安。而“行人始离家”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离家之际的踏上征途,既是对自然的依依不舍,也是对未来的未知与期待。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浓烟笼远岫:远处的山被浓厚的烟雾笼罩,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2. 望眼如昏花:远望去,眼前的景物显得模糊不清,仿佛花朵也变得昏暗。
  3. 欲暮还欲雨:天色渐晚,似乎又要下雨,预示着不安定的天气和心情。
  4. 行人始离家:正是行人开始离开家乡之际,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望眼如昏花”形象地描绘出视线模糊的状态。
  • 对仗:前后两句的结构相对,构成一种和谐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欲暮还欲雨”,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离别情感,反映了人在行旅中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浓烟:象征着模糊与不确定性。
  • 远岫:代表着目标与归属,亦是心灵的寄托。
  • 昏花:暗示着离别时的迷惘与无奈。
  • 欲暮: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行人:象征着旅途中的人,体现出孤独的行旅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浓烟笼远岫”中的“浓烟”指的是什么? A. 雾气
    B. 水流
    C. 风沙

  2. 诗中“欲暮还欲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期待
    C. 不安

  3. “行人始离家”中的“行人”代表了什么? A. 旅行者
    B. 农民
    C. 商人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包恢的诗在意境上更注重离别的情感和自然的交织;而王维则更多强调宁静的自然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是关于《金溪道中六首》的详细解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作品的魅力与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久留少城 海棠 古柏 发成都三首 发成都三首 发成都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罚布 鱼字旁的字 清吹 风字旁的字 躯量 观望风色 谥册 糸字旁的字 拔十失五 广字头的字 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骐骥困盐车 匪石之心 鬼字旁的字 同门异户 业业兢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