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6:20
作者: 杜荀鹤 〔唐代〕
深山多隙地,无力及耕桑。
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
破窗风翳烛,穿屋月侵床。
吾友应相笑,辛勤道未光。
在深山中有很多裂缝的土地,我无力去耕种和桑蚕。
不是我生活拙劣,而是因为我忙于寻觅诗句。
破窗的风吹灭了蜡烛,月光透过房屋侵入我的床上。
我的朋友应该会笑我,辛苦劳作却没有收获的光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45年-约900年),字子美,号青原,唐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大概写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在山中生活的艰辛与对友人的思念。杜荀鹤在唐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选择隐居,追求清静的生活。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隐居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开头以“深山多隙地,无力及耕桑”展现出隐居生活的困境,暗示着他的无奈与疲惫。接着,他强调自己并非生活能力差,而是因忙于创作诗句而无法谋生,这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无奈。
后两句通过“破窗风翳烛,穿屋月侵床”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似乎在提醒他孤身一人。最后一句“吾友应相笑,辛勤道未光”则流露出一种自嘲和无奈,暗示着尽管他辛勤创作,却未能获得应有的成果。
整首诗在写景中抒情,情景交融,既有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又有对生活现实的无奈,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展现了在追求艺术创作中所经历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隙地”意指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而不能谋生?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