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5:0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5:09:03
《秋夕》
作者: 张乔 〔唐代〕
春恨复秋悲,秋悲难到时。
每逢明月夜,长起故山思。
巷僻行吟远,蛩多独卧迟。
溪僧与樵客,动别十年期。
春天的怨恨又加上秋天的悲伤,秋天的悲伤却难以到来。
每当明亮的月夜,总是想起故乡的情景。
在偏僻的小巷中远行吟唱,听到蟋蟀独自卧在草丛中迟迟不愿入睡。
山溪的僧人和樵夫,早已约定好十年后再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每逢明月夜,长起故山思”常用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明月作为象征,常与离愁别绪相伴。
作者介绍:
张乔是唐代诗人,生于盛唐,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丽脱俗。
创作背景:
《秋夕》写于秋天,正值作者离乡在外,因而诗中充满浓厚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离别和思乡的普遍情感。
《秋夕》以春秋交替之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首联“春恨复秋悲,秋悲难到时”通过对春与秋的情感对比,展示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春天的怨恨未减,秋天的忧伤却似乎在延迟而来,传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每逢明月夜,长起故山思”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下对故乡的深情怀念,明月是思乡的象征,唤起了浓厚的情感共鸣。后两联“巷僻行吟远,蛩多独卧迟”通过描写偏僻小巷中的吟唱和蟋蟀的独卧,渲染了孤独的氛围,表现出诗人虽身处他乡却无法入睡的心情,传递出一种孤独和无奈。
最后一句“溪僧与樵客,动别十年期”则让整首诗有了一个情感的寄托,十年的约定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也暗示着离别的苦涩。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四季的变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月夜”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思乡 C. 离别
“每逢明月夜”的意思是:
A. 每个晚上 B. 每当月亮明亮的夜晚 C. 每个阴天
“溪僧与樵客,动别十年期”中的“十年期”指什么?
A. 十年后再相见的约定 B. 十年后的祭奠 C. 十年内不再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