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0:03
原文展示:
寄唁张乔喻坦之
薛能 〔唐代〕
何事尽参差,惜哉吾子诗。日令销此道,天亦负明时。有路当重振,无门即不知。何当见尧日,相与啜浇漓。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为何总是如此参差不齐,可惜了你的诗才。时光流逝,这条道路日渐消逝,连天也辜负了这光明时代。如果有路可走,应当重新振作,如果没有门路,那就无从知晓。何时才能见到尧那样的圣明之日,我们一同品尝这浇漓的世道。
注释:
字词注释:
- 参差:不齐,不一致。
- 惜哉:可惜。
- 吾子:我的朋友,指张乔喻坦之。
- 销:消逝。
- 明时:光明时代。
- 重振:重新振作。
- 无门:没有门路,指无法知晓或无法实现。
- 尧日:比喻圣明之日。
- 啜浇漓:品尝浇漓的世道,指体验或应对复杂的社会现实。
典故解析:
- 尧日:典故出自《尚书·尧典》,尧是中国古代的圣明君主,此处比喻理想中的圣明时代或领导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涉及边塞、田园、抒情等多种题材。此诗可能是薛能在得知友人张乔喻坦之的境遇后,寄去慰问和鼓励的作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张乔喻坦之的境遇有关,薛能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惋惜,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未来的鼓励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才华的惋惜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何事尽参差”一句,既是对友人境遇的同情,也是对时代不公的感慨。“日令销此道,天亦负明时”则进一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时代变迁的无奈。后两句“有路当重振,无门即不知”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希望他能重新振作,面对未来的挑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事尽参差:为何总是如此不一致,指友人的境遇不如意。
- 惜哉吾子诗:可惜了你的诗才,表达对友人才华的惋惜。
- 日令销此道:时光流逝,这条道路日渐消逝,指时代变迁。
- 天亦负明时:连天也辜负了这光明时代,表达对时代不公的感慨。
- 有路当重振:如果有路可走,应当重新振作,鼓励友人面对未来。
- 无门即不知:如果没有门路,那就无从知晓,指无法实现或无法知晓。
- 何当见尧日:何时才能见到尧那样的圣明之日,表达对理想时代的期待。
- 相与啜浇漓:我们一同品尝这浇漓的世道,指共同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尧日”比喻理想中的圣明时代或领导者。
- 拟人:“天亦负明时”将天拟人化,表达对时代不公的感慨。
- 对仗:“有路当重振,无门即不知”对仗工整,表达鼓励和期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才华的惋惜,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未来的鼓励和期待。诗人通过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对时代不公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参差:不齐,不一致,象征友人境遇的不如意。
- 尧日:圣明之日,象征理想中的时代或领导者。
- 浇漓:复杂的社会现实,象征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何事尽参差”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D. 平静
- “尧日”在诗中比喻什么?
A. 黑暗时代 B. 光明时代 C. 平凡时代 D. 混乱时代
- 诗的最后一句“相与啜浇漓”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共同逃避现实 B. 共同面对现实 C. 共同享受现实 D. 共同改变现实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卫八处士》: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时代的感慨。
- 王维《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杜甫《赠卫八处士》与薛能《寄唁张乔喻坦之》: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时代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而薛能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诗作,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薛能的诗作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