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01
原文展示:
孤岛如江上,诗家犹闭门。一池分倒影,空舸系荒根。烟湿高吟石,云生偶坐痕。登临有新句,公退与谁论。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岛屿像在江上,诗人依然闭门不出。一片池水分隔了倒影,空船系在荒凉的树根。烟雾湿润了高声吟咏的石头,云朵生成了偶尔坐过的痕迹。登高远望有了新的诗句,公务退后与谁讨论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或闲暇之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独处时,对周围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通过描绘孤岛、池水、空船等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孤岛为起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孤岛如江上”的比喻,将孤岛的孤独感与江水的广阔相对比,增强了孤独的氛围。随后的“诗家犹闭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省和沉思。诗中的“一池分倒影,空舸系荒根”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锐观察。而“烟湿高吟石,云生偶坐痕”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最后两句“登临有新句,公退与谁论”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创作灵感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创作。通过描绘孤岛、池水、空船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创作灵感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孤岛如江上”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诗家犹闭门”暗示了什么? A. 诗人的外向 B. 诗人的内向 C. 诗人的忙碌 D. 诗人的社交
诗中的“一池分倒影”形成了什么效果? A. 对比 B. 对称 C. 排比 D. 重复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