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踏莎行 其二 晓发梦归,次前韵》

时间: 2025-05-04 15:53:17

诗句

树拥云眠,潮飞雪到。

似闻起语舟人早。

啼乌催得酒醒时,霜华已打孤篷饱。

客夜多寒,离天易老。

千般未抵还家好。

五更乘月度蛮山,鸟和梦影来争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53:17

原文展示:

树拥云眠,潮飞雪到。似闻起语舟人早。啼乌催得酒醒时,霜华已打孤篷饱。客夜多寒,离天易老。千般未抵还家好。五更乘月度蛮山,鸟和梦影来争道。

白话文翻译:

树木环绕着云朵安眠,潮水飞溅着雪花降临。似乎听见船人早早地在说话。啼叫的乌鸦催促着酒醒的时光,霜华已经覆盖了孤独的篷船。客居他乡的夜晚多么寒冷,离开故乡的人易于苍老。千般的美好都比不上回到家中。五更时分,乘着月光渡过蛮山,鸟儿和梦中的影子争相出行。

注释:

  • 树拥云眠:树木环绕,似乎让云朵也在安静地入睡。此句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
  • 潮飞雪到:潮水飞溅,雪花纷纷而至,形象地展现出冬天的寒冷。
  • 似闻起语舟人早:好像听见船上的人早早地开始交谈,传达了一种清晨的氛围。
  • 啼乌催得酒醒时:乌鸦的啼叫催促着酒醉的人醒来,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霜华已打孤篷饱:霜华已经覆盖了孤独的篷船,意味着旅途的艰辛。
  • 客夜多寒,离天易老:在外的夜晚寒冷,离开故乡的人容易变老,表达了对故乡和时间的思考。
  • 千般未抵还家好:千种美好都不及回家的好,强调了归属感。
  • 五更乘月度蛮山:在黎明时分,搭乘月光渡过蛮山,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旅程。
  • 鸟和梦影来争道:鸟儿与梦中的影子争相出行,传达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1665年-1730年),字政炳,号澄庵,清代江南人,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踏莎行 其二》创作于易顺鼎的晚年,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作者在外游历,经历了山水人情,感受到了孤独与寒冷,因而写下这首充满情感的词作。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色,树木环抱着云朵,潮水飞溅着雪花,这种宁静的美景与后面的旅途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啼乌催得酒醒时,霜华已打孤篷饱”一句,既表现了酒醒后的无奈,又暗示了旅途的孤独。

全诗的情感基调由对自然的描绘渐渐转向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尤其是“离天易老”一句,表达了在外游子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焦虑。最后,归家的愿望通过“千般未抵还家好”得到升华,抒发了对家的深切眷恋。

整首词在意象上饱含着诗人对人生苦短、归属感的思索,同时也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树拥云眠:描绘了静谧的自然场景,给人以安宁之感。
  2. 潮飞雪到:暗示了季节的变迁,营造出寒冷的氛围。
  3. 似闻起语舟人早:体现了早晨的活力与生机。
  4. 啼乌催得酒醒时: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5. 霜华已打孤篷饱:表现了旅途的孤寂与艰辛。
  6. 客夜多寒,离天易老: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7. 千般未抵还家好:强调了归属感的重要性。
  8. 五更乘月度蛮山:展现了悠然自得的旅程。
  9. 鸟和梦影来争道:体现了梦与现实的交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树拥云眠”,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
  • 拟人:如“啼乌催得酒醒时”,赋予乌鸦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细腻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的安宁与生命的延续。
  • :代表着寒冷与孤独。
  • 乌鸦: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霜华: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生命的脆弱。
  • 月亮:象征着希望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啼乌催得酒醒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兴奋
    D. 宁静

  2. “千般未抵还家好”中的“家”代表了什么? A. 家乡的美丽
    B. 亲人的温暖
    C. 归属感
    D. 生活的安宁

  3. “树拥云眠”中的“拥”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夸张
    D. 对仗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沉重,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困扰。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的乡愁,与易顺鼎的作品相比,情感更为直接与浓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易顺鼎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西江月 其一 题玄真子浮家泛宅图韵 西江月 其三 西江月 西江月 其一 警悟 西江月·大药元无斤两 西江月 其五 西江月 西江月 其四 自惊 西江月·堪叹这般曲调 西江月 丙寅春日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兵疲意阻 一恸几绝 绮缛 西食东眠 山字旁的字 声讯台 奇怪 日字旁的字 枯干 镸字旁的字 活泼天机 易开头的成语 鹵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包含西的成语 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交嬗 三月不知肉味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