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3:39
木兰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
作者: 卢挚〔元代〕
问东风何似,早吹绿洞庭波。
要催起江头,梅妆的皪,柳态婆娑。
遥知玉墀鹓鹭,对青阳绿禁郁嵯峨。
欢动云间阊阖,应收雪外蓬婆。
谁将瑶瑟托湘娥。
颖客播弦歌。
向执法森然,寿星明处,陡顿春多。
衡君也能三呼,更双成度曲奏云和。
如许升平文物,仍逢混一山河。
这首词开头问东风,是否像早春时节的洞庭湖波光粼粼。东风好似催促江边的梅花绽放,柳树摇曳生姿。远远地能看见玉阶上的鹓鹭,面对春天的阳光和郁郁葱葱的绿树。云间的欢快声响,仿佛要把雪后的蓬草也唤醒。是谁把瑶瑟交给了湘娥?才子们在此弹奏乐曲。执法的将军在明亮的寿星旁,春天的气息顿时浓厚。衡山的君子也能高歌三声,双重的乐音交融成和谐的春曲。如此的太平盛世,依旧可以感受到山河的宏伟。
作者介绍:卢挚,元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词写于元代德六年正旦,正值新年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木兰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词的开头通过问东风,巧妙设问,引导读者进入春天的气氛。接着,诗人用“梅妆的皪”和“柳态婆娑”细腻描绘江边的自然风光,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远处的“玉墀鹓鹭”,则传达出一种高雅与宁静的意境,与春天的繁华形成对比。
同时,诗中提及的“瑶瑟”和“湘娥”,则将音乐与美丽的女性形象结合,突显了文化的氛围。整首词的情感在描绘自然美与人文美之间穿梭,最终升华到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安定繁荣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春天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祝愿。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瑶瑟”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墀鹓鹭”象征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