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1:38
昔舜曾耕地,遗风日寂寥。
世人那肯祭,大圣不兴妖。
殿宇秋霖坏,杉松野火烧。
时讹竞淫祀,丝竹醉山魈。
很久以前,舜帝曾在这里耕作,留下的风范如今显得寂静而孤寂。
世人又有谁愿意祭祀他呢?大圣的威灵不再兴起妖怪。
庙宇在秋雨中破败,松杉在野火中焚烧。
人们误传着淫乱的祭祀,乐声醉倒了山中的鬼怪。
舜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明君,以其德行和治国才能闻名。《史记》记载了舜的事迹,他以农耕和勤勉为民所尊敬。本诗描绘了舜帝庙宇的荒凉和人们对其祭祀的冷漠,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遗憾。
杜荀鹤,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简练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主要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常常蕴含哲理,富有深意。
该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和对历史人物的遗忘。舜帝作为古代圣贤,其庙宇的冷落象征着人们对美德的忽视。
《题历山舜祠》通过对舜帝庙宇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美德的追思和对现代人冷漠态度的批判。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舜帝的农耕生涯,展现了舜的勤劳与德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美德却变得寂寥无闻。接着,诗人指出世人对舜的祭祀态度冷淡,以“世人那肯祭”来突出人们对传统的漠视,而“大圣不兴妖”则暗含舜帝的威严与神圣已不再。全诗在描绘庙宇荒凉、环境颓败的同时,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忧虑与惋惜。最后一联“时讹竞淫祀,丝竹醉山魈”显示了对当下祭祀行为的讽刺,暗示社会中淫乱的祭祀活动取代了对真正圣贤的敬仰,令人痛心。
全诗通过对舜帝庙宇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追思和对现代社会冷漠态度的批判,反映了文化传承的困境。
诗中提到的“大圣”指的是谁?
A. 孟子
B. 舜帝
C. 孙子
D. 哲学家
诗中“遗风日寂寥”的意思是?
A. 舜帝的美德无人知晓
B. 舜帝的影响力很大
C. 传统文化盛行
D. 舜帝的庙宇很热闹
诗中提到的“丝竹”代表了什么?
A. 自然界
B. 人们对音乐的追求
C. 不正当的祭祀活动
D. 传统文化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