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3:50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
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
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
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
这位丈夫因为战乱而死,留下她独自在蓬草和茅草中守着家。她的麻衣和苎麻衣衫已经脏污,头发也因劳累而变得凌乱。即使桑树和柘树都已荒废,仍然要交纳税赋;田野荒芜之后,仍旧有人来征收苗子。她一边挑选野菜和根茎煮着吃,一边砍伐生柴,带着树叶来生火。即使在深山的更深处,她也无计可以躲避征税和徭役。
杜荀鹤(约850年-904年),字季明,号子美,唐代诗人。杜荀鹤为人清白正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多反映战乱带来的苦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山中寡妇》创作于唐代,正值战乱频繁之时。诗中描绘了一位因丈夫战死而独自生活的寡妇,展现了她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奈,反映了社会动荡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
《山中寡妇》通过寡妇的生活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战乱给平民生活带来的苦难。开头两句“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通过寡妇的形象,展示了她的孤独和无助。丈夫的去世让她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生活的艰辛使她的衣衫褴褛,容貌憔悴。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了即使桑树和柘树都荒废了,仍然要交纳税赋,突显了在战乱中,百姓的生存压力并未减轻,反而因为征税而变得更加沉重。这种对比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社会不公与沉重负担。
后半部分描述她在艰难环境中如何依靠采摘野菜和砍伐生柴来维持生活,展现了她的坚韧与不屈。最后一句“也应无计避征徭”,则强调了无论她如何努力,终究无法逃避社会的压迫与征税,表现了深深的无奈与绝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杜荀鹤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寡妇的生活,反映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的深远影响和生活的艰难,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与对人生命运的深切关注。
杜荀鹤的《山中寡妇》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诗中寡妇的丈夫因何而死?
诗中提到的“麻苎衣”主要表达了什么?
丈夫死于战乱她独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苎麻布衣衫鬓发干涩又枯焦。 桑树柘树全废毁还要交纳蚕丝税,田园耕地已荒芜仍然征税叫青苗。 时常外出挖野菜连着根须一起煮,随即四处砍生柴带着叶子一起烧。 任凭你住在比深山更深的偏僻处,也没办法逃脱官府的赋税和兵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