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28
琐窗虚,画烛炯。露颗秋垂毫颖。尘笺理几按谱吟商,醉中消领。满霜天,断雁哽。四壁蛩寒人静。茫茫恨。是照月梁空,过云无影。纵有丹青,认暮雪凫潭胜境。校书刘向,梦笔江淹,往事问谁省。枫落吴江冷。淡墨山容,残睡未醒。想凭高泪眼临风,邻笛吹彻怨夜永。
在幽静的窗前,画烛光明亮,秋露如珠般垂落。尘纸上,我轻轻理顺几笔,吟唱着乐谱,醉意中模糊了领悟。霜天满目,孤雁哽咽,四周寂静,寒蝉鸣啾。无边的怨恨,似那月光照射的空梁,悠悠云影无踪。即使有美丽的画卷,仍然觉得比不上傍晚雪映的鸭潭胜境。翻阅着刘向的书信,梦回江淹的笔墨,往事又问谁人能知。枫叶飘落在吴江,寒意袭人。淡墨勾勒出山的轮廓,我仍未从睡梦中醒来。想要凭栏而望,泪眼凝视风中,邻家的笛声愁苦地传来,伴随这漫长的怨夜。
陈匪石,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与人情世故。
本诗作于秋夜,诗人身处夜校瞻园,感慨秋天的孤寂与怀旧,借景抒情,展现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诗人的孤独感。开头的“琐窗虚”与“画烛炯”构成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窗内的安静,又暗示了外界的寒冷与孤寂。诗中反复出现的“怨”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似乎在追忆往昔,感慨时间的流逝。
对于“满霜天,断雁哽”,诗人捕捉了秋冬交替时节的景象,孤雁的哽咽声彷佛在诉说着离愁别绪。接下来的“纵有丹青,认暮雪凫潭胜境”,不仅表现了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也暗含对现实的失落感。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刘向与江淹,既体现了诗人的学识渊博,也反映出他对文学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结尾的“邻笛吹彻怨夜永”更是将孤独的情绪推向高潮,笛声在夜空中回荡,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诗歌通过描写秋夜的孤独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慨,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孤独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画烛”指的是什么?
A. 画作
B. 烛光
C. 窗户
“满霜天,断雁哽”中的“断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归属感
B. 孤独感
C. 快乐
诗人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李白
B. 刘向
C. 杜甫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