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6:10:06
原文展示
井梧阴,堕叶静。蠹管和秋都冷。黄昏鼓渐做雨溪云,预供宵永。荡流光,泛钓艇。酹酒江山同酩。登临怕写画笔荒寒,暮村烟顶。梦转回潮,甚事往沉红乍省。旧兰湘畹,暗菊陶篱,锦岸为谁靓。哀乐笙歌屏。便觉鸥人,沧事漫领。证盟心算有天随,今夕风月任醉醒。
白话文翻译
在梧桐树下的阴影中,静静地落下了树叶。虫咬的乐器与秋天都显得冷清。黄昏的鼓声逐渐变成了雨水流淌的溪流和云雾,为漫长的夜晚做准备。流光荡漾,漂浮着钓鱼的小艇。举杯畅饮,江山共醉。登高望远却害怕在寒冷的画纸上留下荒凉的笔迹,暮色中的村庄如烟雾般笼罩。梦境回转潮水,过去的事情在沉沉红色中突然清晰。旧日的兰花、湘江的花丛,暗香的菊花陶篱,锦绣的岸边为谁而美丽?哀乐的笙歌如屏风般阻隔。忽然感觉到鸥鸟与人,沧桑的事情漫不经心。心中爱的誓言只算有天意相随,今夜的风月任我醉与醒。
注释
- 井梧阴:指梧桐树的阴影,象征秋天的清冷和孤寂。
- 蠹管:虫咬过的乐器,形容秋天的冷清。
- 黄昏鼓:形容黄昏时分的鼓声,暗示着暮色的来临。
- 荡流光:流动的光影,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波光粼粼。
- 酹酒:指洒酒祭奠,表达对故乡或过往的怀念。
- 锦岸:美丽的水岸,象征生活的美好。
- 鸥人:指与海鸥为伴的人,表现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秋宵吟》是在一个秋夜,诗人感受到秋天的凄凉与孤寂,结合个人的经历与思考,创作而成。诗中蕴含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冀,反映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秋宵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寂静与深邃,诗人在阴冷的梧桐树下,感受到落叶的静谧,虫音的冷清,黄昏的鼓声如同雨水般淅沥,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充满思索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尤其是对过往的回忆与对生命的感慨。结合“梦转回潮”一句,诗人似乎在追溯自己的人生历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变迁。而“锦岸为谁靓”之句更是引发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谁才是这美丽岸边的真正欣赏者?整首诗在意象的对比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深沉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井梧阴:描绘了秋天的气氛,通过梧桐树的阴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堕叶静:落叶的静谧,暗示着秋天的哀伤与宁静。
- 蠹管和秋都冷:虫声和秋风都显得冷清,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感。
- 黄昏鼓渐做雨溪云:黄昏的鼓声与雨水相融合,形成一种朦胧的意境。
- 荡流光,泛钓艇:光影流动,钓艇漂浮,表现出一种悠闲而又孤独的状态。
- 酹酒江山同酩:饮酒中感受到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 登临怕写画笔荒寒:登高望远,却害怕留下荒凉的笔迹,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
- 暮村烟顶:晚霞中的村庄如烟雾般笼罩,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梦转回潮,甚事往沉红乍省:梦境的回忆与过去的事情浮现,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 旧兰湘畹,暗菊陶篱:描绘了昔日的美好与如今的凋零。
- 锦岸为谁靓:美丽的岸边,质疑其美丽的意义。
- 哀乐笙歌屏:哀乐的音乐如屏风般隔绝了外界,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
- 便觉鸥人,沧事漫领:感受到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
- 证盟心算有天随:爱情的誓言似乎只有天意相随,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 今夕风月任醉醒:在这个秋夜,任凭自己醉与醒,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昏的鼓声比作雨水,增强了意境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如“梦转回潮”,营造出一种情感共鸣。
- 对仗:如“旧兰湘畹,暗菊陶篱”,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情感深邃而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凋零、结束与反思。
- 梧桐: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雨水:象征着柔情与清澈的回忆。
- 钓艇:象征着悠闲的生活状态。
- 锦岸: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井梧阴”是什么意思?
- A. 梧桐树的阴影
- B. 月光下的影子
- C. 水面上的波影
-
诗中“酹酒江山同酩”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故乡的怀念
- B. 对朋友的思念
- C. 对爱情的追求
-
“梦转回潮”意指什么?
- A. 梦境中的回忆
- B. 潮水的变化
- C. 对未来的渴望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秋宵吟》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秋宵吟》更强调秋天的孤独感,而《静夜思》则更具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