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1: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1:58:50
秋宵吟
秋气益深,水乡沉寂,读六禾词,感音重寄,叠前韵。
野塘幽,睡蝶静。剩苦莲心知冷。
秋来久听树底清商,缓消吟永。
火微明,似去艇。路入茅亭花酩。
惊华鬓倚茜雪芦梢,素丝鸥顶。
望伫停云,酽夜语分潮为省。
背风渔唱,送日樵歌,侣欠素蛮靓。
看月华灯屏。泪滴慵寻,虚籁漫领。
怕朱楼梦也伤心,豪竹哀竹唤未醒。
秋天的气息愈加浓厚,水乡一片沉寂,我在细读六禾的词章,感受到其音韵的重寄,叠加了前面的韵律。
野塘幽静,似乎连睡着的蝴蝶都不愿打扰。只有苦莲的心知道寒冷。
秋天来临,我常常在树下听那清冷的乐音,缓缓地吟唱着,似乎在消散永恒的时光。
微弱的火光仿佛要熄灭的小船,路途通向茅亭,花香醉人。
惊动了华丽的鬓发,倚靠在茜色的雪芦梢上,素色的鸥鸟在顶上盘旋。
我望着停滞的云,夜色浓厚,潮水分开用于分省。
背风的渔歌唱着,送走日落的樵歌,伴侣却仿佛少了那素雅的美好。
透过月光的灯光映照,泪水不愿轻易流下,虚无的音律漫无目的地徘徊。
我害怕在朱楼里做梦会伤心,豪竹哀竹却呼唤着我未曾醒来。
作者介绍:陈洵,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作者在寂静的水乡中感受秋夜的气息,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思索。
《秋宵吟》是一首凝练而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秋夜水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诗开头即以“秋气益深,水乡沉寂”入手,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以“野塘幽,睡蝶静”呈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令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从“剩苦莲心知冷”到“清商”的乐声,再到“微明”的火光,无不展现出秋夜的孤寂与深邃。诗中提到的“素丝鸥顶”与“月华灯屏”,更是将自然与人文结合,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索。
此外,诗的情感基调在“泪滴慵寻,虚籁漫领”中达到了高潮,作者似乎在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秋夜画面,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伟大。
逐句解析: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水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之感的深思与对自然的敬畏。它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思索,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无情。
诗词测试:
《秋宵吟》的作者是哪位?
诗中提到的“六禾词”主要指什么?
诗中的“泪滴慵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