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

时间: 2025-07-27 09:04:48

诗句

时难转觉保身难,难向师门欲继颜。

若把白衣轻易脱,

却成青桂偶然攀。

身居剑戟争雄地,道在乾坤未丧间。

必许酬恩酬未晚,且须容到九华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9:04:48

原文展示:

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
时难转觉保身难,
难向师门欲继颜。
若把白衣轻易脱,
却成青桂偶然攀。
身居剑戟争雄地,
道在乾坤未丧间。
必许酬恩酬未晚,
且须容到九华山。

白话文翻译:

时局艰难,保全自身变得困难,
想要接续师门的衣钵却非常不易。
如果轻易地脱去白衣,
就会成为偶然攀附青桂的庸碌之人。
身处于剑戟纷争的地方,
但在天地之间依然未失去道义。
我一定会回报恩情,虽然不算晚,
但还需容我前往九华山。

注释:

  • 恩门:指恩情之门,隐喻师门或恩师。
  • 白衣:指道士的衣服,象征修行者的身份。
  • 青桂:桂树,常用来象征高洁和荣华。
  • 剑戟:指战争和争斗的武器,代表当时的动荡局势。
  • 九华山:著名的道教圣地,象征修道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25年-约880年),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荀鹤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表达了他对师门的追忆与报恩之情,以及在乱世中保全自身的苦恼。

诗歌鉴赏:

此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情感的真挚而打动人心。开篇即以“时难”引入,直面现实困境,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接着,诗人以“白衣”隐喻自己作为道士的身份,表现出对师门传承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然而,面对纷争的社会,诗人也感到无奈,若轻易放弃理想,便可能沦为庸者。诗中“剑戟争雄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动荡,而“道在乾坤未丧间”则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和道义的坚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恩情的感激,并希望能有机会前往九华山,传递出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景。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时难转觉保身难:在艰难的时局中,保全自身变得困难。
  2. 难向师门欲继颜:想要接续师门的衣钵却非常不易。
  3. 若把白衣轻易脱:如果轻易地放弃道士身份。
  4. 却成青桂偶然攀:就会成为偶然攀附的庸碌之人。
  5. 身居剑戟争雄地:身处于战争和争斗的时代。
  6. 道在乾坤未丧间:但在天地之间依然未失去道义。
  7. 必许酬恩酬未晚:我一定会回报恩情,虽然不算晚。
  8. 且须容到九华山:但还需容我前往九华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衣”比作理想与身份,象征道士的清白与高洁。
  • 对仗:如“身居剑戟争雄地,道在乾坤未丧间”,展现了诗歌的对称美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在动荡时代对理想的坚守和对师门恩情的感激,表现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衣:象征修道者的身份,代表理想与追求。
  • 青桂:高洁的象征,暗指庸碌之人。
  • 剑戟:象征动荡和争斗的时代。
  • 九华山:道教的圣地,代表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时难”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困境
    • B. 自然灾害
    • C. 战争
    • D. 社会动荡
  2. “白衣”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道士的身份
    • B. 繁华
    • C. 平凡
    • D. 逃避
  3. 诗中提到的“九华山”象征着: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归宿
    • C. 家乡
    • D. 战场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防》

诗词对比:

  • 杜荀鹤 vs 王维:两位诗人均描绘山水田园生活,但杜荀鹤更关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致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中国古代诗词》

相关查询

卜算子(梅) 挽少师相国李公 其三 范才元道中杂兴 其一 祝英台近 点绛唇·春晓轻雷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其七 上张丞相十首 豆叶黄 次折枢留题雪峰韵 题忠上人墨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完美无缺 蛮楚 赤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下姻 大笔如椽 包含怨的词语有哪些 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派生 浚波 足字旁的字 老老大大 巳字旁的字 陶埏 分期分批 手足重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