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8:19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作者: 苏轼 〔宋代〕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常常羡慕人间的玉石雕刻师,
天应该赐予他一个酥皮点心的美娘。
大家都说他清歌婉转,传唱着皓齿,
可风起时,雪花飞舞,炎热的大海也变得清凉。
我万里归来,容颜愈加年轻,
微笑时,笑中仍带着岭南梅花的香气。
我试问岭南一定不好吧,
却说心安之处就是我的故乡。
本诗中的“琢玉郎”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工艺美术,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苏轼通过描写琢玉郎与点酥娘的形象,表达了对人间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定风波》系列是苏轼在流亡生涯中的重要作品,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南海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他在南方的经历与感受,促使他思考心灵的归属。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是一首描绘情感与自然交融的佳作。诗中,苏轼通过“琢玉郎”与“点酥娘”的对比,展现了人间的美好与理想,同时又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前半部分渗透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后半部分则通过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心灵安宁的境界。
“万里归来颜愈少”一句,表达了经历风雨后的从容与淡定,仿佛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的是智慧与愉悦。尤其是“笑时犹带岭梅香”,不仅体现了苏轼对南方梅花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对故乡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整首诗在风格上兼具豪放与细腻,体现了苏轼非凡的艺术才华与深邃的内心世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不仅传达了个人的情感,也映射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心灵归属,表达了苏轼在逆境中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琢玉郎”指的是哪种人?
A. 玉石雕刻师
B. 诗人
C. 商人
诗中提到的“点酥娘”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理想
B. 自然的变化
C. 诗人的情感
“心安处是吾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失望
B. 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C. 对生活的无奈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