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司徒侍中宣献公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7-28 09:21:30

诗句

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

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

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

他日贤臣垅,心知望圃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21:30

原文展示:

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他日贤臣垅,心知望圃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颂了旧时的德行,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岁月变迁中仍保持高尚的品质。日夜辛劳于国家大事,东西奔波,生命虽短暂,但留下的温和言辞和卓越事迹被后人传颂。期待未来有贤臣出现,心中怀揣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注释:

  • 斯文:指文化、文明。
  • 旧德:指传统的德行。
  • 华颠:指年华老去。
  • 夙夜:日夜。
  • 三事:指国家大事。
  • 温辞:温和的言辞。
  • 联册秘:指珍贵的文献。
  • 良史:优秀的历史记载。
  • 垅:田埂,这里指田园。
  • 圃田:指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挽词是为了纪念某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某位重要的政治人物去世后所作,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通过对逝者德行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注。诗中“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一句,既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质的推崇,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后文通过“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描绘了逝者一生为国家操劳的形象,而“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则强调了逝者的言行将被后人传颂。最后两句“他日贤臣垅,心知望圃田”则寄托了对未来贤臣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挽词作品。

诗词解析:

  • 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诗人推崇逝者的传统美德,同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 夙夜劳三事,东西止百年:描绘了逝者一生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的形象。
  • 温辞联册秘,良史大都传:强调了逝者的温和言辞和卓越事迹将被后人传颂。
  • 他日贤臣垅,心知望圃田:寄托了对未来贤臣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华颠”比喻年华老去。
  • 对仗:如“斯文推旧德,忧国变华颠”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对未来贤臣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斯文:文化、文明的象征。
  • 旧德:传统美德的象征。
  • 华颠:年华老去的象征。
  • 夙夜:日夜辛劳的象征。
  • 三事:国家大事的象征。
  • 温辞:温和言辞的象征。
  • 联册秘:珍贵文献的象征。
  • 良史:优秀历史记载的象征。
  • 垅:田园的象征。
  • 圃田:田园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斯文推旧德”中的“斯文”指的是什么? A. 文化、文明 B. 斯文的人 C. 斯文的言辞 D. 斯文的行为

  2. “夙夜劳三事”中的“三事”指的是什么? A. 三件小事 B. 国家大事 C. 家庭事务 D. 个人事务

  3. “他日贤臣垅”中的“垅”指的是什么? A. 田埂 B. 城墙 C. 山岭 D. 道路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宋祁的这首挽词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更多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是对国家大事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宋祁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玉漏迟 咏促织 玉漏迟 疏影 题伯沆师孤雁图 疏影 梅影入窗,有怀不寐,此楚分也。因读楚辞,正不似旧时月色矣 疏影 残柳 疏影 莲 疏影 疏影 题方云泉○疏影庵填词图 疏影 梨花 疏影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字旁的字 王法无情 包含温的词语有哪些 挤手捏脚 劝耗 倾注全力 到加 单耳刀的字 汤盏 孙让 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封金挂印 同字框的字 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相交有年 韋字旁的字 绨袍之赠 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