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3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36:30
方塘印月。过西施泾畔,晓凉清绝。数点青钱,曾记携尊,相邀水步横笛。薰风酿酿花房露,都沁入六郎腮侧。羡鸥乡更是温柔,梦里水云红湿。谁涉空江浩渺,正欲采不采,荑手持接。莫听飘零,瓣瓣凌波,好护香钩尘迹。但教袖底余红在,便告到莲心尤悦。喜嘉耦宛转犀通,雪映玉盘秋色。
在方塘中映出明月,经过西施的泾水旁边,清晨的凉意格外清绝。几点青色的荷花,曾几何时与友人携酒相邀,一同走在水边,轻声吹笛。微风轻轻地酿造着花房的露水,沁入了六郎的腮边。羡慕鸥乡的温柔,梦中水云交织,红色的湿气弥漫。谁又在空旷的江面上游荡,正想要采莲,却又犹豫不决,手中握着水草。不要听那飘零的花瓣声,轻轻地在波上漂浮,唯愿护住那香钩的尘迹。只要袖底仍留有那余红,便能告诉你莲心的愉悦。喜爱那对偶互通的情意,雪映着玉盘的秋色。
梅际郇,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末,活跃于当代诗歌创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结合,深受读者喜爱。
《疏影 莲》创作于梅际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文情感的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融入了对历史典故的追溯,表达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依恋。
《疏影 莲》是一首充满清幽意境的古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深厚的人文情感。开篇“方塘印月”,就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月光映照着池塘,显得格外清澈。接下来的描写中,西施泾畔的清晨凉意和青钱荷花的意象,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美。诗中提到的“水步横笛”,更是增添了几分文人雅士的风范。
诗人通过“薰风酿酿花房露”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仿佛微风中弥漫着花香的气息,沁人心脾。而“羡鸥乡更是温柔”则转向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水云交织的梦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渴望。
接下来,诗中“谁涉空江浩渺”的疑问句,流露出一种对生活选择的犹豫与思考,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理想与现实时的无奈与挣扎。诗的最后部分,强调了留住美好记忆的重要性,既有对过往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流露,使之成为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诗作,读之令人神往,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人文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美好的珍惜。诗中的情感深沉而细腻,反映了对友谊、爱情和自然的热爱。
诗中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珍视。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与美好,是诗中重要的意象。
诗中提到的“方塘”指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羡鸥乡”中的“鸥”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六郎”可能指代哪一类人物?
对比梅际郇的《疏影 莲》与李白的《静夜思》,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疏影 莲》则更聚焦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