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09:2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23:01
玉漏迟 寿张右丞
作者:张伯淳 〔元代〕
太平元夜好。鳌山宴彻,祥烟凝晓。
端正婵娟,为我玳筵留照。
曾待龙潜旧邸,更欣际鸿图初造。
人尽道。两宫柱石,元真廊庙。
天转右辖星,尽向上勋名,历阶须到。
商鼎周彝,时奉退朝吟啸。
剩有埙韵雅,况庭户纤尘如扫。
经济了。长醉遂初春早。
在太平的元宵佳节,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鳌山的宴席已经结束,祥和的烟雾在清晨凝聚。
端庄的月亮,为我留下了美好的光辉。
我曾经期待龙潜的旧居,现在更欣赏到宏伟的蓝图初现。
大家都在说,两宫的柱石,元真庙的壮丽。
天上的星星转向右边,尽在向我显示着荣耀的名声,想要一步步达到那样的高度。
商鼎和周彝,时常在朝退时吟唱。
剩下的只有埙的悠扬音韵,何况庭院和房屋都是干净如新。
这样一来,经济繁荣了,我长醉于初春的美好时光。
作者介绍:张伯淳,元代诗人,以其清新的文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宵节,是对美好生活的礼赞,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和对繁荣稳定的庆祝。
《玉漏迟》以元宵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祥和美好的夜晚。诗中以月亮、宴席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开篇便以“太平元夜好”引入,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接下来提到的“鳌山宴彻,祥烟凝晓”,让人感受到宴席的欢愉以及清晨的宁静。
诗中不仅表现了节日的热闹,更透出一种对未来的期许。通过“曾待龙潜旧邸,更欣际鸿图初造”,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在节日的欢愉中,蕴含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太平元夜”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春节
答案:B
“鳌山宴彻”中“鳌山”象征什么?
A. 高大与美好
B. 凶险与危机
C. 平凡与普通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埙韵雅”是指什么?
A. 舞蹈
B. 音乐
C. 绘画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张伯淳的《玉漏迟》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李白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张伯淳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前者更为抒情,后者则略显理想化。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