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36:49
玉漏迟
碧云笼院宇,提壶唤起,天涯鸥鹭。
水阁烟亭,雅称俊游尊俎。
一月春阴未醒,早耽误芳华如许。
闲意绪。催成薄醉,坐销香炷。
残灯送客湖边,绕曲折长堤,夜深归路。
垂柳丝丝,错认晓寒离浦。
似恐相思忘了,写澹月疏星微雨。
愁听取。三更四更更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景象:碧蓝的天空笼罩着院子,我提着壶呼唤着远方的海鸥和白鹭。水边的阁楼和烟雾中的亭子,优雅地称颂着游玩的乐趣。一月的春天还未完全苏醒,早已耽误了春花的盛开。心中闲适的情绪,催生出一丝微醉,坐在这里享受着香火的熏陶。残灯送走客人,湖边的长堤蜿蜒曲折,夜深了,我踏上归途。垂柳轻柔地摇曳,仿佛错把晨曦的寒冷当作离愁。似乎害怕思念被遗忘,写下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和细雨。听着愁苦的钟声,三更四更,夜深人静。
作者介绍:黄燮清(约1640年-约1710年),字子华,号陶庵,江苏人,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的一个夜晚,正是在春寒未尽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转瞬即逝,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思念的感慨。
这首《玉漏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夜的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氛围。开头以“碧云笼院宇”引入,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又为后面的情感铺垫了背景。水阁和烟亭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优雅生活的向往,暗示着一种追求美好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诗中“一月春阴未醒,早耽误芳华如许”一句,深刻地道出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春天的迟到与美好时光的流逝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无情。接着,诗人通过“残灯送客湖边”的意象,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伴随着夜色的加深,归路愈发显得孤独。
“垂柳丝丝,错认晓寒离浦”一句,柳树的柔美与晨曦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离愁别绪。最后一句“愁听取,三更四更更鼓”,通过夜深人静时的钟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夜的美丽景象,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离别愁苦的思考,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夜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愁苦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思念的深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残灯”是用来做什么的?
A. 照明
B. 装饰
C. 送客
D. 取暖
“垂柳丝丝”中的“丝丝”指的是?
A. 流水
B. 柳条
C. 风声
D. 明月
诗中提到的“春阴”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春天的寒冷
C. 春天的雨水
D. 春天的花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黄燮清的《玉漏迟》和李白的《夜泊牛津》,两首诗都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思绪的深邃,但黄燮清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春天的感怀与离愁,而李白则通过月下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