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陶酬刘柴桑》

时间: 2025-07-30 01:01:08

诗句

红藷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01:08

原文展示:

红藷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甘薯和紫色的芽菜,远远地插在墙边四周。
暂且让幽兰在春天开放,不要与霜菊在秋天争高低。
即便在寒冬里也能从瓮中取出丰盈的收成,
在淇水之上白玉般的延绵不绝,能再回到这里吗?
一旦饱食之后便忘记了故乡,不再想起马少游的往事。

注释:

字词注释:

  • 红藷:红色的甘薯。
  • 紫芽:紫色的芽菜,常指紫色的植物。
  • 幽兰:幽静的兰花,象征清雅和高洁。
  • 霜菊:秋天开花的菊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穷冬:寒冷的冬天。
  • 瓮盎:指盛装的容器,常用于储存食物。
  • 磊落:形容气度宽广,开阔的样子。
  • 白玉延:形容淇水清澈如同白玉般的流淌。

典故解析:

  • 马少游:指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常被提及以表怀旧与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奔放豪放,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作品数量极多,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出他在逆境中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以红藷与紫芽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暗示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在自然中找到乐趣。接着提到幽兰与霜菊,展现出对时节变化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人应当珍惜当下,接受命运的安排。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在逆境中仍能有所收获的乐观态度。最后两句则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和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象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仍能保持的高尚情操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藷与紫芽:开篇以红藷和紫芽的自然景象引入,显示出对自然的亲近。
  • 且放幽兰春:强调珍惜春天的美好,不必与秋天的霜菊争辉。
  • 穷冬出瓮盎:即使在寒冬,也能收获美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 淇上白玉延:描绘淇水的美丽,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 能复过此不:自问未来是否还能回到这里,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 一饱忘故山:表达了在丰盛生活后对故乡的淡忘,反映出人对物质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淇水比作“白玉”,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水的美丽。
  • 对仗:如“红藷与紫芽”、“穷冬出瓮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在逆境中仍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藷:象征丰收与生活的乐趣。
  • 幽兰:象征清雅、高洁的品格。
  • 霜菊:象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 淇水:象征宁静和美好的自然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藷”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
    B. 红色的甘薯
    C. 红色的果实
    D. 红色的石头

  2. “穷冬出瓮盎”中“穷冬”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淡泊。

诗词对比:

  • 苏轼与陶渊明在自然描写上的相似性:
    • 苏轼的《和陶酬刘柴桑》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表达情感,而陶渊明的《饮酒》则更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但风格和主题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陶渊明诗文集》

相关查询

醉春风 其一 即事 醉春风 久阴 醉春风 春叹 醉春风 紫荆 醉春风 题情 醉春风·陌上轮蹄满 醉春风 醉春风 醉春风 有调 醉春风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厕 井管拘墟 重色轻友 时讳 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饶广 觇察 自生自死 讦愎 歹字旁的字 残圭断璧 卜字旁的字 朱结尾的成语 采字头的字 四点底的字 多多益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